妊娠高血压女士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如果她们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或先兆子痫,则患高血压的中位年龄约为45岁(范围为40至50岁),如果她们在怀孕期间血压正常,则患高血压的中位年龄为50岁(范围为45~54岁)。
她们在较年轻的时候就被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生育后5年内患高血压的风险最高,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同样如此。
而且,她们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70%,高胆固醇血症风险增加33%。
该研究发现,大约有15%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高血压,今后她们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倍。
研究者表示,年轻女性出现的这些妊娠并发症就像一面红旗,警示这些人群需要在早年开始筛心血管病额危险因素。
在这项研究中,纳入58671名首次妊娠的女性,平均年龄27岁,基线没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高胆固醇血症。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来源:Stuart JJ, et al.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and mate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development: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Ann Intern Med. Published July 3, 2018.
到2013年底(长达50年的随访),1/3的女性患有高血压,6.4%的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55.6%的女性出现高胆固醇血症。
内科学年鉴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年轻妇女在不久的将来患高血压的几率是无妊娠期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女性的两倍。
这是分析妊娠高血压和随后的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的最大的,也是最长随访的研究,而且校正了妊娠前的相关因素整。
0000
相关推荐
下壁心梗合并右室梗死,死亡风险是否更高?CAMI研究新分析
阜外医院杨跃进、高晓津、胡梦巾等进行的中国急性心梗(CAMI)注册研究最新分析数据显示,对于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合并右室梗死增加了未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而对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无影响。研究纳入9308例下壁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其中1745例(18.75%)合并右室梗死。【疑难病例讨论】冠脉介入后5次阿斯发作的51岁男士
宁夏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吉祥等遇到这样一例蹊跷的患者。患者男性,51岁,“突发胸痛1h”即入院就诊,3小时内接受了冠脉介入手术,4小时内恢复血流,但却在30小时后突然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不清。心电事件记录示高度房室阻滞合并心室停搏,持续20秒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此后1小时共5次阿斯发作,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后意识恢复,最长的心室停搏为50秒。图1患者心电事件记录杨进刚阜外2023-09-03 10:35:51
0000房颤卒中≤4天内启动抗凝安全!Circulantion研究
对于房颤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开始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最佳时间点,没有基于证据的建议。Circulantion上发表的TIMING研究表明,早期(≤4天)启动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并不劣于延迟启动。研究者认为,早期开始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是安全的,应考虑在符合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条件的患者中进行急性二次卒中预防。避免“过节胖三斤”,三个小习惯助你“瘦”着过狗年
近日,一项发表在BMJOpen上的日本研究表明,细嚼慢咽、饭后少吃零食且饭后两小时内不要躺倒睡觉,有助于减肥且保持腰部细细。研究者表示,坚持这些好习惯,肉肉就有望减掉了。研究显示,校正相关潜在影响因素后,与吃饭如风卷残云般的人群相比,吃饭正常速度的人降低29%的肥胖风险,而细嚼慢咽者则降低42%。研究者还发现,腰细不细也与吃饭快慢明显相关。也就是说,想要细腰,就吃得慢一点。降压药,还能防治精神疾病?意大利学者观点文章
7月27日,意大利学者发表文章指出,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对神经精神的影响存在差异。强有力的证据表明,α1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噩梦、睡眠质量。其中,哌唑嗪有抗焦虑作用,用于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6:46:3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