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赵连成等研究称文章统计有两大问题(错用和忽略统计方法前提条件)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在方差分析中,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重复测量资料。研究对同一受试对象的某项指标在不同时点进行多次测量,则测量值间通常存在相关性,违背了方差分析的独立性要求,此时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资料进行处理。
此外,有18.1%(42/232)的文章对t检验使用错误,14.1%(20/142)对方差分析使用有误,有 3.6%(2/55)的文章适用于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实际错用了秩和检验。还有5.5%(4/73)的文章将 Pearson 相关与 Spearman 秩相关的分析方法混用,2.2%(2/93)的文章回归分析方法选择错误。
首先看方法学部分对统计学方法描述,这部分常犯的错误包括描述的方法与实际使用的方法不匹配、描述存在欠缺或错误。
(1)忽略研究设计错用统计方法,如配对资料设计类型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多组间均值的比较用 t 检验等;
描述错误是指方法学部分对统计检验方法介绍错误,如方差分析中描述用 t 检验进行多组均值的两两比较等。
其中,描述欠缺主要是指对统计检验方法描述的不够全面,如文章中使用了独立t 检验和配对 t 检验两种,但只描述为 t 检验或只描述了其中一种。
来源:刘欢欢,周龙,温潇潇,等. 《中国循环杂志》 刊出论文的统计学方法评价.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284-287.
赵连成等也介绍了正确的方法:
此外,数据的分布类型,如正态性、方差齐性等特征,决定数据的描述用均值和标准差、或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资料的检验用参数或非参数检验方法,因此分析前要考虑数据的分布特征,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
赵连成等发现,404篇文章中,有15.6%描述的统计方法实际却未用到,39.9%的文章未对实际用到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描述,31.2%对所使用的统计检验方法描述欠缺或错误。
如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 年后不同时间点指标的变化,此设计为重复测量设计,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指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阜外医院赵连成、刘欢欢等通过对《中国循环杂志》2010年、2011年和2015年度刊出的404篇论著进行了分析。
其次看统计学方法的使用。其中错误包括如下:
选择回归分析方法时,若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应用 Logistic回归,而线性回归则适用于因变量为连续性变量的资料类型。
此外,使用卡方检验的文章中有24.9%(57/229)出现理论频数过小,但未说明是否进行校正或使用 Fisher 精确概率法;方差分析中有 31.7%(45/142)未说明多组均值两两比较的方法;6.9%(5/73)的相关分析、7.5%(7/93)的回归分析未说明所使用的具体方法。
(2)忽略统计分析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如偏态分布类型的资料错用参数检验进行分析等。
此外,卡方检验对样本量和理论频数有所要求,当计数资料的理论频数过小,不满足常规卡方检验的条件时,应校正或用 Fisher 精确概率法。
在资料满足方差分析条件的前提下,多组间均值的比较应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差异存在显著性,再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若各组均数间都要进行比较,可用 SNK 法;若各组均与同一对照组比较,则用 Dunnet_t 检验。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写论著,离不开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使用不当,不仅可降低研究质量,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结论。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便秘,增心血管事件风险!澳大利亚研究
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在≥60岁的住院患者中,便秘与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作者指出,据估计,人群中便秘的患病率为2%~26%,该研究初始纳入的1783246例60岁以上患者中便秘患病率为15.2%。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来确定便秘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如这种关联得到证实,通过饮食或治疗(如泻药)解决便秘问题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强化降压,或可预防痴呆!SPRINT亚组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08:36:52
0000脖子粗,增房颤风险! 弗明汉研究
颈围超标,意味着颈部皮下脂肪增多,会有很多疾病风险。弗明汉心脏研究最新分析提示,颈脖子粗,房颤风险高。研究中纳入了4093名≥55岁的老年人,均无房颤。平均年龄64岁。颈围增粗定义为≥36厘米(女性)或43厘米(男性)。在平均11.2年的随访期间,571人发生房颤。然后,研究分别对体重指数、腰围和临床危险因素调整后,颈围增粗者的房颤风险增加58%。广西医大一附院学者称,心脏术后引流量每天>500 ml,急性肾损伤风险增1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宝石、徐先增等分析发现,单纯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是多因素造成的,术前主要与年龄、高血压有关,术中主要与转机时间有关,术后主要与谷丙转氨酶增高、低心排综合征、手术24h后拔除气管插管、贫血、胸液引流量增多有关。本组数据显示,现单纯瓣膜置换术后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明显增加,根据RIFLE标准,单纯瓣膜置换术后1周内AKI发生率为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