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刊文称(做心脏手术时顺便封堵左心耳,可降低死亡和中风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既往没有房颤的患者在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了46%。
对于术前有房颤病史的患者来说,从左心耳封堵术中的获益更大:中风和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2%和33%。
另外,不论术前有无房颤,左心耳封堵术后患者因房颤相关原因而在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概率分别增加了70%和13%。
来源:Yao X, et al. Association of Surgical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With Subsequent Stroke and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JAMA. 2018, 319(20):2116-2126.
该研究纳入75 782例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其中34%既往有房颤,5.8%(4374例)在心脏手术的同时行左心耳封堵术。研究者按1:1进行倾向匹配评分,最终纳入8590例患者,平均随访2.1年。
关于左心耳封堵封堵术对于预防房颤和卒中等事件的意义,目前的证据有限。有研究发现,在房颤患者中,左心耳封堵术可降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也有研究表明,左心耳封堵术与术后房颤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者指出,“既往有房颤的患者从左心耳封堵术中的获益比较大,这对于不能或不愿意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但需要强调的是,房颤患者在左心耳封堵术后能否安全停用抗凝药物,目前还不能确定。”
近期,美国梅奥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在JAMA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在做冠脉搭桥或瓣膜手术等心脏手术的同时,顺便封堵左心耳可显著降低中风和全因死亡风险。
该研究显示,与没有封堵左心耳的患者相比,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在2.1年随访期间出现中风和死亡的风险分别降低27%和29%。
然而,在既往没有房颤的患者中,左心耳封堵的效果就小得多。与未封堵左心耳者相比,封堵左心耳的患者中风和死亡的风险分别仅降低5%和8%。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美研究称: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若白天嗜睡,心血管病风险明显升高
美国呼吸与危重病医学杂志在线公布的最新研究表明,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成年人在白天出现过度嗜睡,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那些没有过度白天嗜睡的人大得多。研究者根据症状将中度到重度OSA患者可分为四种亚型:睡眠不安、症状轻微、中度嗜睡和重度嗜睡。JACC子刊研究称,半数心梗患者一年后左室重构,心衰风险增加
JACC子刊发表研究发现,在冠脉介入普及和药物治疗不断优化的当今,近一半的STEMI患者在心梗后1年出现左心室重构。左室重构对长期生存率无影响,但会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率。研究者指出,STEMI后的左室重构与心力衰竭和死亡率增加有关。目前的很多相关的重要研究大多是在溶栓治疗的时代进行的,而在目前的PCI和最佳药物治疗的时代,对左室重构的长期预后影响还尚缺乏研究。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6:06:10
0000【中国糖尿病死亡地图】东北、西北和华北死亡率最高,6年城市死亡率降低25%,农村降低2%
中国CDC周脉耕和王临红等研究发现,经年龄标化后,中国糖尿病病死率从2006年到2012年下降了12%,但农村的糖尿病病死率仅降低2%,城市则下降了25%。但城市的糖尿病病死率仍高于乡村,2012年城市中每10万人有15.21人呢死于糖尿病,而农村为12.72人。研究还发现,年龄标准化的死亡率在南北方差异非常明显,其中位居前三位的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4:01:23
0000无心血管病者用阿司匹林,出血风险大于获益!JACC子刊Meta分析
关于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以下简称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近期,JACC子刊发表的一项新Meta分析发现,对于无心血管病的成年人,预防性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弊大于利。不论其心血管风险高还是低,阿司匹林的大出血风险均明显超过其在心梗风险降低方面的获益。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1:00:02
0002哈佛大学研究称:喝甜饮料减寿,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近日,美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对近12万人进行的研究表明,含糖饮料增加早死风险,主要死于心血管病,小部分是癌症。研究显示,在考虑了主要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后,含糖饮料喝的越多,早死风险越高。与喝含糖饮料每个月不到一次的人相比,喝1~4份者会增加1%的早死风险;每周喝2~6份则会增加6%的风险;每日饮用1~2份者增加14%的风险;每日饮用超出2份者则增加21%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