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刘梅林等报告全国多中心研究(老年人50,mg阿司匹林也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安全性好)
其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和100 mg/d两组(7.95% vs 3.36% vs 3.87%)。
较多老年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病,但又担心出血风险。如何平衡老年人心血管获益以及出血风险,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是临床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来源:陈夏欢,刘梅林,秦名芳,等.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和短期安全性评估: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457-46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在平均随访28天期间,整体受试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出血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研究者介绍说,多项研究显示,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与剂量存在量效关系。而增龄是服用阿司匹林出血的危险因素。他们课题组既往研究显示,年龄≥80岁高出血风险的老年患者将阿司匹林由100 mg/d 更换至40 mg/d 后仍可明显抑制AA-Ag,而不良反应减少。
该研究共纳入≥ 60 岁、经临床评估需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患者1 194 例,随机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和100 mg/d,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
就出血风险而言,均为轻微出血,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组更为多见,为6.23%,而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和100 mg/d两组分别为2.33%和3.09%。
近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陈夏欢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 60 岁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50 mg/d 及100 mg/d 均可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Ag),短期安全性较好,其中肠溶缓释剂型不良反应更低。
研究者建议,老年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应个体化,对于高出血风险的个体应慎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必要时应使用低于75 mg/d 并监测出血倾向和AA-Ag 等指导调整剂量。
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50 mg/d和100 mg/d,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均能有效抑制AA-Ag,而且,平均治疗14天后,效果相似。
戒烟后变胖,糖尿病风险增加!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
很多烟民戒烟后“变胖”一点,这种变胖与糖尿病风险啥关系?成都疾控中心一项研究表明,近期戒烟者如果体重增加≥2.0kg,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这项研究共对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中8951位参与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4年后随访可见,共有712人得了糖尿病。与当前吸烟者相比,近期戒烟者增加了55%的2型糖尿病风险,而长期戒烟者则降低了12%的风险。你知道有个新“三高”吗?吉大一院学者称,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一种病,心率高、血压高和体重高是特点
心率快的人,一般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比较高。此外,很多工作负荷大,生活压力大,劳累等人群发生猝死和心梗的风险较高。为什么?这就涉及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问题。听起来比较复杂,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人兴奋的神经活动比较活跃,而让人休息的神经活动较弱。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人,往往容易发生高血压,治疗上就用ß阻滞剂,其实就是让心跳减缓,收缩力量小一些。有脂肪肝,冠脉事件风险高?日本研究
对于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临床上常根据冠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来对其心血管风险进行分层,并制定临床决策。7月19日,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日本前瞻性研究发现,在做冠脉CTA检查前,通过腹部普通CT评估是否存在脂肪肝,可更准确地找出心血管高危患者。辽宁省医李占全:高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酒精消融风险高
辽宁省人民医院李占全等分析了44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受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的结果。总体上讲,不管是否合并高血压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这些老年患者在术后流出道梗阻都会明显改善。但在70岁以上老年人中,若有高血压,其死亡风险较高。昆明医大一院学者称,有一种起搏方法比CRT治疗心衰效果还好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慢性心衰疗效明确,但仍有约30%患者无应答,部分原因可能为保证100%双心室夺获,设定短而固定的房室延迟。那么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效果如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郭涛、赵璐露等应用三腔及双腔起搏器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可实现CRT,比双心室起搏更符合生理性,效果与标准双心室起搏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