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心梗合并右室梗死,死亡风险是否更高?CAMI研究新分析
阜外医院杨跃进、高晓津、胡梦巾等进行的中国急性心梗(CAMI)注册研究最新分析数据显示,对于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合并右室梗死增加了未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而对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无影响。
研究纳入9308例下壁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其中1745例(18.75%)合并右室梗死。
随访2年时,伴右室梗死的下壁心梗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25.6% vs. 22.0%;校正HR=1.17)、血运重建风险(10.3% vs. 8.1%;校正HR=1.23)、大出血风险(4.6% vs. 2.7%;调整后HR=1.56)均升高。
研究发现,对于及时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合并右室梗死不增加全因死亡,而对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合并右室梗死增加了全因死亡率(20.3% vs. 15.7%;HR=1.34)。
因此,研究者强调,早期识别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及时再灌注,可改善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室梗死患者的预后。
来源: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 Investigators. Long-term outcomes in inferior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t J Cardiol. 2022 Jan 5. Epub ahead of print.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0001
相关推荐
新型抗凝药为一线药物,不建议用D二聚体指导抗凝!美国血液学会发布静脉血栓栓塞症指南
近日,美国血液学会发布了一份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管理新指南。这份指南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由多学科专家进行撰写。其中要点如下:1、建议对不复杂的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家庭治疗优于住院治疗。不过对于因其他原因住院治疗、缺乏家庭支持、无力支付药物费用、有肢体风险或有出血高风险的患者不适用。心衰患者出院心率≥80次/分,死亡风险高!开滦研究新分析
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新分析提示,心衰患者如果出院时的静息心率较快,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出院时静息心率<65次/分的患者比较,出院时静息心率为≥80次/分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HR=1.30)。而出院时静息心率不到80次/分的患者死亡风险并未显著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8:42:02
0001【ESC2017】基因修饰:能否终结遗传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病?
2017ESC年会上举办了“我们是否应该通过基因修饰治疗心血管疾病”论坛。应用基因修饰技术治疗遗传性疾病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自法国Hulot指出,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和TALENs基因编辑的方法。2015年Karakikes等报道了应用TALENs方法在诱导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上实现了对PLN基因R14del突变的纠正。纠正后的心肌细胞功能得到了改善。杨进刚阜外2023-08-11 09:00:33
0000经常做饭者更长寿!中国台湾研究
现如今生活节奏快,能在家做饭的人越来越少!多数人喜欢点外卖。然而,近期,一项台湾研究提示常做饭也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常做饭的人会更长寿,死亡风险降低50%。该研究中,43%的人从不做饭;17%的人每周做1-2次饭,有31%的人每周做饭超过5次。研究发现,做饭次数最多的是年轻人、女性、未婚、文化程度低、不饮酒、不吸烟、无咀嚼困难、有配偶、认知正常、每周步行或购物两次以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