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胃里的细菌与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关)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 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中华消化杂志, 2017,37(06): 364-378.
之前还有多项研究在冠脉血栓中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HP可能通过参与炎症反应影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减少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能转移至冠脉内,进而参与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梗发生。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重庆学者陈玲等对9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则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者。
据悉,HP可能通过引起机体持续低度炎性反应及宿主肽蛋白的分子表达模拟机制等来参与胃肠外疾病。而王德昭等进行这项研究中,感染HP的心梗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
就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而言,许多研究提示,Hp 感染可能是通过炎症反应、影响血脂代谢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途径使颈动脉内膜增厚,进而发展为颈动脉粥样硬化。
目前推荐铋剂四联(PPI 铋剂 2种抗菌药物)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根除Hp方案(表1)。
进一步分析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关,可以使颈动脉内膜增厚。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伤胃“大户”,事实上其危害不止于胃,还会“伸手”到心血管。
就心梗而言,既往研究还表明Hp可能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直接定植于冠脉血管壁、抗原模拟机制导致自身免疫激素聚集从而损伤血管内皮以及炎症反应等促发心梗。
HP感染在心梗发生中扮有一定角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德昭、陈蕾蕾等对6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急性心梗患者中有46.5%的人感染了HP,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38.4%。
来源:
总而言之,我国是Hp感染的高发国家,不论是保护心血管还是胃,都应该积极进行防治Hp感染。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注: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 铋剂;2次/d,餐前0.5 h口服) 2种抗生素(餐后口服)。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为艾斯奥美拉唑20 mg、雷贝拉唑10 mg(或20 mg)、奥美拉唑20 mg、兰索拉唑30 mg、泮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 mg,以上选一;标准剂量铋剂为枸橼酸铋钾220mg(果胶铋标准剂量待定)。
[1] 陈蕾蕾, 王德昭.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1185-1189.
有研究显示,根除Hp后,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降低,颈动脉斑块治疗效果也得到显著提高。
表1 推荐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中抗生素组合、剂量和用法
[2] 董雪珊,陈子龙,范文欣,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的Meta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2018, 33: 366-.
黄油、人造黄油减寿!美52万余人研究
四季三餐离不开食用油,怎么吃更健康?近日一项对52万余美国人中位随访16年的研究表明,黄油、人造黄油还是少吃,会增加死亡风险。研究显示,黄油、人造黄油的摄入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而菜籽油和橄榄油则与较低死亡风险相关。在考虑主要风险因素后,研究显示,每日每增加一汤匙黄油,心脏代谢性疾病死亡风险就增加8%;每日每增加一汤匙人造黄油,心脏代谢性疾病死亡风险增加6%。China PEACE研究称,我国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发展迅速,穿刺部位出血大幅下降
近期,ChinaPEACE研究协作组公布了ChinaPEACE回顾性CathPCI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者发现,2006~2011年间,我国城市医院行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迅猛增加,5年内接受经桡动脉PCI的患者数增7倍,患者在临床特征和治疗模式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起搏器也可生物降解!?Science杂志报告
术后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拔除面临感染、损伤、出血和血栓等各种风险。根据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份报告,可生物降解的起搏器正在研发当中,这种起搏器为瞬态闭环系统(Bio-MEMS),也称为瞬态起搏器。一旦它的使命完成,可在体内降解。研究者介绍,瞬态闭环系统包含一个时间同步的无线网络,包括七个关键组件:(1)临时、生物可吸收、可伸展的心外膜起搏器;杨进刚阜外2023-09-30 09:16:24
0000赵水平建议我国调脂原则:极高危患者强化降脂,中危患者中等强度降脂,必要时联合用药
10月13日,在第六届阿斯利康心血管高峰论坛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教授指出适于我国人群调制治疗原则:对于极高危患者需强化降脂,而对于广大中危患者中等强度降脂或为最佳选择,必要时联合用药。赵教授指出,最近公布的2019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再次传递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一点更好的理念,中高危人群LDL-C目标值整体更低。急性肾损伤患者痴呆风险增88%
基于我国台湾的一项全民队列研究表明,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生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风险是后者的1.88倍。该研究显示,每年每一千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大约9例(8.84)出现老年痴呆症,而在一般人群中大约只有6例(5.75)出现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