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张宇清(ACEI与ARB孰优孰劣,涟漪再起)
而在遵从证据优先指导指南制订的原则下,在多项研究中,无论是心肌梗死,还是心力衰竭方面的研究都显示ACEI具有无可撼动的地位的同时,ARB这个在开发之初被寄予取代前者的药物,无论是因为生不逢时,抑或其他什么原因,最终没能证明比ACEI更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而指南的推荐,也只能遵循这样的原则,即ARB并非是取代ACEI的药物。
图2 ACEI和ARB对全因死亡的影响
[6] Hoang V, Alam M, Addison D, et al. Efficacy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Receptor Blocker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out Heart Failure in the Modern StatinEra: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16,30(2): 189-198.
张宇清教授
但是,仔细阅读文章后不难发现,作者虽然旁征博引,但真正引证高质量的药物之间直接比较的研究少之又少,大量的研究来自于不同时期的汇总分析,而这些汇总分析又由于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异,往往在疗效的评估可比性差,因此不同药物之间的直接比较研究的结果可信程度最高,而这样的研究用于比较ACEI和ARB对于心血管预后终点的话,也只有ONTARGET一项研究最具又说服力。
[7] Shen J, Huang YM, Song XN, et al. Protection against death and renal failure by renin-angiotensin system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kidney disease. Journal of the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JRAAS, 2016, 17(3).
[8] Savarese G,Costanzo P, Cleland JG, et al. A meta-analysis reporting effect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out heart failure. JACC, 2013, 61(2):131-142.
虽然这项研究入选患者并非都是高血压患者,设计也并非无懈可击,但其结果对高血压治疗药物的选择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即虽然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主要终点方面,ARB和ACEI组间并无明显差异,但是从不同终点事件的影响角度看,两组间比较心肌梗死发生ACEI组少于ARB,而ARB组脑卒中事件少于ACEI,虽然从统计学角度看组间并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的水平,但似乎又与既往的ACEI可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的结果一致。
图1 ARB对不同终点事件的影响
从全因死亡的角度进行药物的比较,有利于临床实践中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这也是ACEI和ARB进行比较不可或缺的一面,或者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目前荟萃分析依然支持ACEI降低全因死亡风险更具优势。
而即使是药物之间降压疗效和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这类研究实际多如牛毛,选取相关证据可以信手拈来,并非难事。而从临床角度看,比较这两类药物降压强度实在意义有限,因为大部分患者都是联合治疗。
作者简介:
[3] van Vark LC, Bertrand M, Akkerhuis KM.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reduce mortality in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of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inhibitors involving 158,998 patients. Eur Heart J, 2012, 33(16): 2088-209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随着推陈出新的进程以及与传统治疗药物的比较研究不断开展,也经历了大浪淘沙的历程,降压药物发展到今天,最终形成以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为基础的五大类降压药物为主的降压药物治疗格局。

[2] Bangalore S, Kumar S, Wetterslev J, et al.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a-analyse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es of 147020 patients from randomised trials. BMJ, 2011, 342(7805): d2234.
近年来比较这两类药物全因死亡的研究也有数项,但这些研究最多也只能是产生一些提示性信息,而并非结论。

而既往发表的一些高质量的荟萃[3-7]分析证实,与安慰剂相比,ACEI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2013年JACC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8],针对非心衰的高危人群,将ACEI与ARB分别与安慰剂进行比较,发现ACEI降低全因死亡风险,而ARB未观察到此类效应。
在JACC刊发的一篇文章[1]中,作者从各个方面论证了ACEI和ARB的优劣,对两者治疗机制、降压幅度、靶器官保护、强适应证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地比较,认为ARB优于ACEI。
[4] Savarese G,Costanzo P, Cleland JG, et al. A meta-analysis reporting effect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out heart failure. JACC, 2013, 61(2):131-142.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JACC中文版杂志编委
以其中一篇发表于2011年BMJ荟萃分析[2]为例,该研究单独入选ARB研究(VS 安慰剂/活性药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ARB与ACEI的头对头比较,并在该荟萃分析结论中,也并未能得出 ARB显著降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心肌梗死风险的结论。
虽然这样的研究并非是来自ACEI和ARB之间直接对照的结果,但多次的荟萃分析也并未能得出相反,即ARB占优的结论,最多如作者所言达到类似或相当。
新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总执笔,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2014年 JAMA发表的一篇荟萃分析[9]显示,针对糖尿病患者,与安慰剂相比,ACEi显著降低全因死亡、CV死亡及主要CV事件风险
综上所述,高血压药物的研发历程总是历经风雨,无论是1990年代的钙通道阻滞剂的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波,抑或是本世纪初ARB的导致心肌梗死或肿瘤增加的风波,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索研究,能够证明这些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此次关于ARB取代ACEI的分析文章,也不过是在争议的长河中产生一些涟漪而已,最终也不能改变什么。
参考文献
例如,原文中也提出“两者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当”,这一结论主要基于2篇荟萃分析和1篇注册登记研究。
作者引证心衰事件方面特别引证ALLHAT研究,似乎又要说明ACEI并未与其他药物比较不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殊不知,ALLHAT研究中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判定饱受诟病,实为这项研究的软肋,以此说明ACEI的短处,实在是选错了证据。
降压治疗只是全面心血管风险防控的切入点,通过保护靶器官,最终达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死亡的总风险的目的,基于风险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成为当代降压治疗的主导策略。
[5] Cheng J, Zhang W, Zhang X, et al. Effect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on all-cause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deaths,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 Semergen, 2014, 40(7):399-400.
而国内学者2016年在AJKD发表的网络荟萃分析[10]同样显示,对于CKD患者,与安慰剂相比,ACEI可显著降低慢性肾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达13%,与活性对照药物相比,ACEI降低CKD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31%,而ARBs无论是与安慰剂还是与活性对照药相比,则均未观察到类似获益。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图3 ACEI和ARB对糖尿病患者不同终点事件的影响

虽然降低总体风险在临床工作中短时间难以观察到,但是对每一个独立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却是一个如蝴蝶效应般的存在,值得对每一个药物进行审慎的推敲。

近年来国内外高血压指南也一致强调,在为高血压患者选择合理的降压药物时,通常从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血压水平、靶器官受损程度、临床合并症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图4 ACEI和ARB对CKD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
林莹

[10] Xie X, Liu Y, Perkovic V, et al.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s and Kidney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KD: 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Am J Kidney Dis, 2016, 67(5):728-741.
[1] Messerli FH, Bangalore S, Bavishi C, et 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in Hypertension: To Use or Notto Use? J Am Coll Cardiol, 2018, 71: 1474–1482.
在当代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探索过程中,降压药物的开发从早期的神经节阻断剂、血管扩张剂,到后来开发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直到最新的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抑制剂,可以说不下十几种类型的降压药物在临床实践中曾经或正在使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内科 研究生

[9] Cheng J, Zhang W, Zhang X, et al. Effect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s on All-Cause Mortality,Cardiovascular Death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llitus: A Meta-analysis. JAMA Intern Med, 2014, 174(5): 773-785.
Hypertension刊登霍勇等文章,短期空气污染升高中心动脉压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张岩教授在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短期空气污染暴露,当日中心动脉压就会明显升高。该研究显示,PM2.5暴露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当大气中PM2.5的浓度超过100μg/m3(至少达到轻度污染)时,一天的PM2.5四分位数间距增加80.25μg/m3,当天的中心动脉收缩压就会升高2.54mmHg。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5:11:58
0000湘雅二院学者研究显示,HDL-C水平与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呈负相关
主动脉夹层是有名的凶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柴湘平、李文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而且那些死里逃生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要比死亡者明显要高。研究者发现,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较高、HDL-C水平则显著较低。也就是说,主动脉夹层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更明显。有心血管病,该查“睡眠杀手”!美国心脏协会睡眠呼吸暂停声明
6月21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份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心血管病的科学声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这种病,顾名思义睡眠期间因上呼吸道阻塞而发生呼吸中断反复发生,因之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甚至会引起猝死,而被称为“睡眠杀手”。图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研究显示,约34%的中年男性和17%的中年女性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标准。杨进刚阜外2023-09-17 09:31:35
0000松龄血脉康降压,堪比氯沙坦!? Circulation子刊中国研究
2月2日,北京中医药大学YingGao和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等在Circulation心血管质量和预后子刊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多中心、双盲、非劣性研究表明,在无心血管病或未控制的糖尿病、65岁以下的成年轻度高血压患者中,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8周的降压效果不劣于氯沙坦,且耐受性良好。轻度高血压是指血压为140~159/90~99mmHg。肉吃得多,糖尿病风险高!广东省医研究
广东省人民医院国际健康研究中心刘思敏、李杰等联合国内外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吃红肉、加工肉类、禽肉和鸡蛋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而吃全谷物则会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可能是通过减轻肥胖相关炎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