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2018,被忽视的重要问题,CAMI研究揭示中国仅10,心梗患者呼叫急救车就诊)
研究还发现,应用救护车到达医院的患者,院内救治时间并未明显快于自行就诊的患者。另外,农村居民和至县医院就诊的心梗患者使用急救车的比例较低。
该研究显示,在18744例STEMI患者中,仅有10.8%通过呼叫救护车就诊, 62.8%自行就诊,还有26.5%是从其他医院转诊而来。
他还指出,“对于持续或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的患者,应该立即呼叫救护车,而不是自行就诊。一旦发生意外,救护人员可以现场抢救,并迅速转诊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这样可以挽救自己或家人的生命。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杨进刚介绍,中国救护车使用率极低,一方面是公众不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救护车的益处,另一方面也有误区,认为胸痛不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可以自行就诊。
研究还发现,病情较重的患者更倾向于呼叫救护车。而且,使用救护车的比例院内死亡率也高于自行来诊的患者。
根据国际最新的研究,欧洲有些国家应用急救车就诊的患者比例能够达到90%。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的比例超过60%,新加坡和瑞典能达到50%。
中国有大量的患者在发病后救治延迟,导致失去了再灌注机会。这些人不但死亡率高,而且存活者残留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差,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死亡率超过60%,而且有10%的患者在就诊路上发生猝死。”杨进刚说。
另外,在家中发病的患者使用救护车的比例也比较低。杨进刚认为这与在家中发病的患者往往征求家人的意见有关。而为安全起见,在公共场合发病的患者则更多呼叫救护车。
杨进刚回答说,有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在所有呼叫救护车的患者中,因胸痛呼叫的比例仅占2%,而美国则超过了10%,这说明公众在有胸痛时呼叫救护车的意识差。
在美国心脏病学会2018年会(ACC 2018)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医生在主持壁报(Moderated poster)环节报告,中国仅10%左右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使用急救医疗系统(EMS)至医院就诊。
“当然,只有提早预防,避免心梗的发病,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说。
他还表示,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只有加强公众教育和院前救护能力,才能降低发病后患者的死亡率。
克利夫兰的Grant Reed教授是该场会议的主持人。他认为,如果不考虑病情的因素,实际上呼叫救护车的比例仍会更低。
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开展包括相关遗传性主动脉疾病15个基因的基因检测:有不可比拟优势
主动脉瘤发生破裂,往往很是凶险要命,而这恰恰是很多遗传性主动脉疾病的共同特点。有什么办法能让患者在主动脉破裂前就得到准确诊断加以防治?能否避免将这些疾病遗传给下一代?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进行基因检测。中国30年甜饮料相关死亡人数翻倍!中疾控周脉耕等研究
喝含糖饮料危害健康。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研究发现,三十年来,中国居民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导致的死亡率也增加了35%。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研究者分析了过去三十年(1990年至2019年)全国及各省因摄入高糖甜味饮料导致的死亡病例,以及疾病负担。Lancet研究称,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或许是谎言,65万中国好男儿折戟
近日发表在Lancet上的一项对全球195个国家2016年疾病负担进行的研究表明,饮酒根本不存在安全范围。“饮酒带来的健康风险是极大的。我们的研究与近来一些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均明确发现饮酒和早死、癌症以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滴酒不沾,可最大程度降低危害(图1)。”研究者说。图1每日饮酒量与所归因的加权相对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46:100000男士30岁就该吃他汀?美国心脏病学杂志述评
近期,《美国心脏杂志》有述评称,男士在30岁或40岁,女性在围绝经期或更年期早期,就该服用他汀,以预防心血管病。要知道,一个人还是小孩儿的时候,动脉粥样硬化就开始了。之后随着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暴露时间的长短,促成了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Lancet研究:裸金属支架治疗大隐静脉桥血管狭窄不劣于药物洗脱支架
近日,Lancet杂志上发表研究显示,大隐静脉桥血管狭窄应用金属裸支架的1年效果不劣于药物洗脱支架。随访12个月时,DES组和BMS组目的血管失败率分别是17%和19%,校正危险比0.92。两组间的主要终点事件,严重不良事件或支架血栓形成并不显著差异。研究纳入了2012~2015年的597位大隐静脉狭窄需要接入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68.6岁,99%是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