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医院CRT应用经验(左心室限制性充盈冠心病患者疗效差)
限制性充盈患者仅出现术后的NYHA 心功能分级改善,术后反应心肌收缩功能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反应心肌逆重构的心室容积均无改善。
本组接受CRT 的61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非限制性充盈36例,其CRT 反应率为67%(24/36),限制性充盈25例,其CRT 反应率为28%(7/25)。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进一步分析显示,除了术前QRS 波时限, 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充盈模式也是CRT 有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
研究者表示,术前不同舒张充盈模式的患者间CRT 疗效差异显著,因此术前常规评估舒张充盈模式,对CRT患者的筛选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来源:王齐, 陈康玉, 宇霏, 等.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舒张充盈模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151.
随访12个月,限制性充盈患者的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76%,高于非限制性充盈组的44%。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严激等研究发现,左心室舒张充盈模式影响心室再同步化(CRT)疗效,非限制性充盈模式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CRT 获益显著,限制性充盈模式的患者,CRT 反应率低、疗效差、预后不良。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非限制性充盈组的患者术后3个月即出现心衰症状的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心腔容积缩小;至术后6个月,心衰症状及心室收缩功能继续改善的同时,心肌的逆重构反应更加显著。
0000
相关推荐
BMJ发表中国CDC文章,称80岁后正常血压需要重新界定
中国CDC一项入选平均年龄92.1岁的高龄老人的研究发现,收缩压129mmHg者死亡风险最低。收缩压低于107mmHg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8%,高于154mmHg人群的死亡风险增加27%。作者称,目前血压“低一点,好一点”的说法不适用于这些老年人,在80岁以后所谓正常血压的概念需要重新界定。杨进刚阜外2023-08-17 09:40:47
0000【杨杰孚解读欧洲指南】“及时治疗”:急性心衰治疗的新理念
2015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委员会、欧洲急诊学会等联合发布了《急性心力衰竭入院前及院内早期管理的建议》。北杨杰孚教授针对该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认为该建议实用性强,可为我国临床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提供急性心衰早期处理的指导。该建议首先指出大部分急性心衰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多表现为伴随血压显著增高的突发呼吸困难。心梗后心脏破裂如何处理?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6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份急性心肌梗死后机械并发症的科学声明。声明指出,在再灌注时代,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有很大进步,但那些大面积梗死或未及时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仍存在发生机械并发症的风险。而一旦发生机械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图1急性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在不同的再灌注策略期间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变迁杨进刚阜外2023-09-16 17:46:20
0001中低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也可不开胸换瓣!江苏学者Meta分析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提示,对于外科手术中危和低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不开胸换瓣)的疗效不劣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但TAVR能否替代SAVR仍存在争议。苏北人民医院何胜虎、方震等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对于中低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可作为SAVR的替代方案,但需要注意术后有因为传导阻滞而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