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视眼地图:我国儿童青少年57%近视,江苏以72%雄踞第一
2016年国民健康视觉报告曾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一。
近期,北京大学公卫学院马军、董彦会等则描绘了中国儿童近视地图。研究显示,2005-2014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不断上升(图1)。

图1 2005年、2010年和2014年,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平均近视检出率
研究表明,从2005年到2014年,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增长幅度较大为8%,经济发达省份近视更为流行,江苏、山东和浙江在2005年和2010年一直占据近视高度流行前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视高流行区正从上述3省份逐步增加至东部和中西部的10个省份(图2)。

图2 2005-2014年中国各省份7-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分布情况
江苏近视检出率在2014年高达72%。新疆和海南始终处于低流行区。
该研究从2005年、2010年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分别分析了233505、216474和215160位7~18岁学生的双眼视力检测数据。
马军等的另一项研究还显示,2005-2014年近视增速峰值年龄还不断提前,尤其是小年龄段学生的近视检出增长速度逐渐增高。
近视增长速度峰值年龄由2005年的13岁提前至2010年的12岁,再到2014年的11岁,增速峰值保持在7%左右。
其中,城市女生近视增长速度峰值年龄提前至最小年龄7岁,而乡村男生提前幅度最大,由2005年的16岁提前了5岁。
此外,近视检出率增长速度呈“交叉现象”,即小年龄段学生近视主要以城市男女为主,在青春期后以乡村男女为主。
“'目’浴阳光,预防近视”,是今年6月6日爱眼日的主题。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何明光等进行的研究也显示,每日在户外多活动40分钟,有助于孩子预防近视。
但是实际上,我国中小学生学习沐浴阳光的时间明显不足。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陶芳标等对全国12省4万余中小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在学习日和周末,有60.81%和44%的学生每天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平均不到2小时。
近视,不仅仅是一种病,也折射出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接触自然,放飞自然,让教育跳出应试、功利,或许有助于遏制近视流行。
来源:
[1]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 51: 285-289.
[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 38: 583-587.
[3] JAMA, 2015, 314:1142-8.
[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 496-50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JAMA子刊研究称,六大权威医学期刊93项阴性心血管研究中,三分之二被“妙笔生花”:误导读者为阳性结果
在循证医学时代,随机对照试验被认为是评判某一疗法是否有效的金标准依据。但5月3日发表在JAMA网络开放子刊的一篇系统综述发现,2015~2017年期间在六大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欧洲心脏杂志》、《循环》、《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了93项在主要研究终点事件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心血管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2/3存在误导读者的现象。没心血管病,不推荐≥60岁老人使用阿司匹林!美国新声明
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中的作用一直争议不断。近日,美国预防服务特别工作组(USPSTF)就此发布新声明:不推荐≥60岁老年人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美国预防服务特别工作组评估了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净获益,认为:(1)40~59岁、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成年人服用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一级预防具有较小的净获益。美国营养学会发布八条营养补充剂警示信息:乱补有风险!大量服维生素会影响药物功效
2016年美国营养与膳食补充剂的销售额达411亿美元。不过,很多人属于瞎花钱。近日,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发布文件警告:不要乱用营养和膳食补充剂,有些服用后还有可能出问题。其中的八条警示信息包括:1.绝经期女性、男性、纯合子型血色素沉着症患者,没必要服用铁补充剂;2.绝经期女性应避免服用视黄醇补充剂,否则骨密度下降,增加髋骨骨折风险;3.维生素B6补充过多会增加感觉神经病变风险;年轻人不能胖,老年人不能瘦!韩国超900万人研究
一项覆盖超900万韩国人的研究发现,在不同年龄人群中,体重指数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年轻人来说,肥胖带来的心梗和心衰风险更高;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体重不足相关的心梗、心衰、死亡风险更高。研究者指出,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体重控制策略应有所不同,建议超重的年轻人减肥,而老年人轻度超重可能是有益的。杨进刚阜外2023-09-26 12:36:12
0000预防脑卒中要双管齐下:合理睡眠时间 运动
2016年美国卒中协会国际卒中会议上发布的一项纳入30万人的大型研究结果显示,晚上睡7~8小时,每周运动3~6次,每次30~60分钟,可显著减少卒中风险。本研究数据显示,睡足7~8小时可使卒中风险降低25%。但是睡多了或者睡少了,则要小心发生脑卒中了,睡眠时间超过8个小时,脑卒中风险会增加1.5倍。而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脑卒中风险则增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