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介入心脏病学(在探索中前行)
(3)需要专业知识和团队配合。目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了国内首例及第2 例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并获得技术成功!
胎儿主动脉瓣成形术
胎儿心脏病学起始于90 年代中期,1991 年美国Allan 和Tynan 医生团队经导管胎儿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成功,由此,诞生了胎儿介入心脏病学。
目前,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国际数据库登记已有18 个中心,共计370 例病例,主动脉瓣成形术后双心室循环率为31%(占技术成功)、43%(占活产儿)。
此外,支架置入术可以避免房间隔回弹,对于较厚的房间隔优于球囊扩张术,存在一
该手术也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操作相关的死亡率低。随着胎儿房间隔造口术的出现、新生儿导管技术的改善以及Norwood 术前左心房减压和肺动脉环缩术的进步,死亡率较前下降。但是手术时机存在争议,张智伟教授强调,对于手术时机的确定需平衡胎儿死亡、早产与长期左心房高压导致的肺部疾病的风险。
张智伟教授指出,精确选择手术病例和时机是主动脉瓣成形术后双心室循环的关键。主动脉瓣成形术并非根治手术,所有病例出生后都需要至少1 次手术治疗,最终可能需要置换瓣膜。目前缺乏主动脉瓣成形术长期的随访结果,预后未知。

胎儿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PA/IVS)和严重肺动脉瓣狭窄(CPS)的宫内介入治疗技术可行,但较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困难,因右心室壁肥厚,腔小且不规则, 位于胸骨正后方。
(2)设备上需要更先进的穿刺针、球囊以及影像学设备。
张智伟教授表示,目前,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胎儿房间隔成形术
定感染、血栓形成、迟发性支架内闭塞的风险。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张智伟教授指出,完成胎儿介入治疗手术除了外科医生外,还需要妇科、产科、麻醉科以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合作。
对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进展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的胎儿,主动脉瓣成形术后双心室循环的比例增加。
21 世纪初期,波士顿儿童医院Tworetzk 医生团队为胎儿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积累大量的病例研究,证实了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在一些疾病中的作用。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智伟教授介绍,胎儿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包括胎儿主动脉瓣成形术、胎儿房间隔成形术、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目前,随着导管技术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很多中心都开始开展胎儿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张智伟教授结合部分研究结果指出,该手术可以改善胎儿的血流动力学,逆转胎儿水肿,促进右心系统的发育,避免单心室矫治,改善预后。但目前病例数少,经验有限,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
(1)病例选择不确定。缺乏单心室/双心室手术的准确预测指标,自然病程难预测,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以及如何避免还不清楚。
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
湘雅公卫学者Meta分析:对于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替格瑞洛能否替代氯吡格雷?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在本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对于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这种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卒中的发生率,但出血及呼吸困难的发生风险较高。这说明,对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替格瑞洛是较好的替代治疗。致命“可乐”:长期大量可乐或致严重低钾血症
她,26岁,疲劳、双下肢肌肉无力1个月。他,18岁,乏力2个月。她,36岁,渐进性乏力3个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莉等曾经接诊过这样几位特殊患者,而且患者发病前身体都是棒棒的,并无其他沉疴暗疾。那么这些患者到底怎么了?经过一系列检查,杨莉等发现了共同点:这些患者伴有低血钾症、代谢性碱中毒,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喜欢喝可乐。还挑食?17岁少年吃了7年垃圾食品,永久失明
怎么教育挑食又爱吃垃圾食品的熊孩子?也许近日一则发表在《内科学年鉴》上的病例能起到作严厉警示作用:一位17岁少年7年只吃垃圾食品,最终双目永久性失明。这也暴露出饮食不良的潜在危害,即除增加肥胖、心脏病和癌症风险外,还可永久性损坏神经系统,特别是视神经。哪些人易发生急性肾损伤?中国台湾专家共识
近日,中国台湾专家发表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与预后评估2020共识,从5个问题角度,就危险因素、预后因素评估及危险分层给予了推荐。1如何识别高风险患者?对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因素包括>75岁、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贫血、基线肾功能异常、造影剂用量大、低血压和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5:27:12
0000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阜外医院郑哲等STICS研究结果:质疑欧美指南心脏术后用他汀的建议
今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阜外医院郑哲教授等进行的STICS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瑞舒伐他汀不能预防房颤,也不能预防心肌损伤,甚至还有损害肾功能的危险。郑哲说,该研究质疑了传统观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参考,对围手术期他汀的治疗起到了规范作用。杨进刚阜外2023-07-31 18:01: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