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E研究称(人应该多吃肉,少吃主食,这是一个被带到沟里的结论)
幸好有同期刊登的述评,否则我们就被误导了。
肉的营养成分纠正食物碳水化合物的不足
吃碳水化合物多有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其次,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得脂肪,都是吃的越多,总死亡率越低。饱和脂肪越多,得脑中风的危险较低。总脂肪和不饱和脂肪与心血管病或心肌梗死都没有关系。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作者的理由是之前的研究都是来自于北美和欧洲,这些地方本身就是冠心病高发的地儿,同时也是饱和脂肪吃的比较多的地方。而该研究入选的地方都是来自于亚洲这些吃碳水化合物比较多的国家。
Associations of fats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udy Lancet 2017: DOI:10.1016/ S0140-6736(17)32252-3.
追求食物质量,而不是仅看营养素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研究发现,首先是碳水化合物吃的越多,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吃的主食,包括米饭、面条和馒头等,其总死亡率越高,但与心血管病或心血管死亡没有关系。
另外,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和精制的食物才有是风险增加的原因,而不是把帐全算在碳水化合物的身上。
[1] Dehghan M, Mente A, Zhang X, et al.
我们真该这么做吗?非也,要这么做,我们就被带到沟里去了。
根据作者的分析,该研究并不支持“以往的指南称要把总脂肪供能限制在30%以下”的推荐。人应该多吃脂肪,少吃碳水化合物。换句话说,也就是多吃肉,少吃主食。
作者还称,高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一些类型的血脂异常,比如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另外,述评也指出,不同国家的健康素养不同也可能会造成混淆。
healthy diet: but key questions remain. Lacnet. 2017: DOI:/10.1016/
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接连推出大招,这一次在ESC年会上并在Lancet同期发表的一项最新分析,得到的结论让人瞠目。该研究称,类似中国这些地方应该“多吃肉,少吃主食”。
研究中,中国人67%的功能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17.7%,蛋白质15.3%。
来源:
[2] PURE study challenges the definition of a
而且,现在从营养学角度,已经基本上舍弃了根据各种单纯营养素对身体的影响,而是根据食物的质量。无论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脂肪,都是食物,各有优缺点。比如,甜饮料也是碳水化合物,但对身体就是有害的;而没有深加工的全麦,对身体就是有好处的。
因此,PURE的这项分析,不大可能影响我们的饮食指南。
我个人的观点,人穷的时候,能吃饱就不错了,肉就更奢侈,更谈不上营养了,那肯定各种微量元素就欠缺。但人穷的时候,保健也根不上,死亡率也高,一般是因为结核、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多,但不会是心血管病死亡率高,这和研究是吻合的。
这些分析都是在校正年龄、性别、教育、腰臀比、吸烟、体力活动、糖尿病、城乡和热量摄入后得到的。
美国NIH的Ramsden和Domenichiello两位学者指出,肉里面除了脂肪外,还有锌、铁、维生素K2和B12,这些有可能是长期食用碳水化合物者的短板。因此,PURE研究的结论更有可能是肉类里的营养成分纠正了这些不足。
mortality in 18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甘油三酯严重升高易患胰腺炎?有个指标有助识别!梅奥诊所研究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胰腺炎的常见病因,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超过2000mg/dl与胰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近期,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2020年会上,梅奥诊所发布的一项研究分析显示,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水平的比值有助于排除高甘油三脂性胰腺炎。河北唐山学者发表荟萃分析称,心脑血管病患者用达比加群预防卒中效果较好
河北唐山工人医院学者发表的一项网络荟萃分析显示,在心脑血管病患者中,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噻氯匹定、西洛他唑、华法林、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抗栓药物相比,达比加群在预防脑卒中方面疗效和安全性都较高。通过查体评估围产期心肌病不可靠!全球病例分析
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威胁孕产妇生命的疾病。据估计,每万名活产婴儿的母亲中,有1~100人发生围产期心肌病。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组织开展的EORP全球性登记注册项目结果显示,全球不同地区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结局存在较大差异。厦门心血管病医院王焱等研究称,严重心衰主动脉瓣狭窄者可用这种方法治疗
厦门心血管病医院王焱、王斌等研究提示,对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姑息性或过渡性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的短期疗效可靠且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应是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住院患者血压升高多为暂时性,无需强化降压!克利夫兰研究
临床上,很多没有心脏病的住院患者在出院期间出现高血压。近日,克利夫兰诊所学者在JAMA子刊发表研究称,这类内科住院患者的高血压应保守治疗,只要注意监测即可,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会在几个小时内下降,强化降压治疗反而会损伤心脏。研究回顾了2017年克利夫兰诊所医疗保健系统内10家医院的22834名成年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均没有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