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猝死报告(平均年龄40岁,四成医生称因缺乏休息无助和无望)
55
欢迎购买图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
11/18/2008
5
北京
4
40
32
24
04/01/2015
不详
03/03/2015
麻醉
是
医生猝死有加速的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
09/04/2012
07/05/2013
16
男
西安
48
男
不详
男
26
是
04/08/2014
28
不详
“没有人希望这种趋势持续,更不希望加速。”作者说。
内科
广州
7
25
麻醉
台北
01/18/2014
10/25/2014
作者引用数据称,医生猝死的机制并不清楚,很多看起来很健康的医生突然离世,让人猝不及防。但推测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03/27/2014
09/18/2014
是
01/18/2014
三穗县
27
31
6
22
性别
是
外科
男
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不容忽视。很多病人在病情恶化时,没有进行理性思考,通常归咎于医生。有些患者思维混乱,进而有杀医和伤医行为。
文章指出,“医生猝死问题令人瞩目,拷问着中国的医疗教育和医院管理。”
10
男
是
首先是劳累和压力大。中国近90%的医生每天工作时长超过 8 小时;39%的医生因缺乏休息感觉无助和无望。
杭州
15
31
是
03/02/2015
38
男
男
男
表 文章中猝死医生一览表,每个冰冷的数字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2017年猝死的医生
福州
10/04/2014
35
南京
麻醉
男
否
是
长期夜班导致生活不规律,以及工作上面临的诸多压力对医生的健康是致命的。“当人体长期处于生理、心理紧张应激状态时,其发生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明显增高。”
36
宁波
是
建湖县
作者写道,2008年1位,2012年和2013年3位,2014年达到了15位医生猝死。仅2015年第一季度就又有5位猝死。
51
外科
2015年,广西学者检索了1996年-2015年医生猝死的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医生猝死集中出现在2008年之后,共29位医生猝死(见附表)。
外科
20
男
是
男
麻醉
17
40
28
2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11/14/2012
12/24/2010
38
近年来,中国医生的猝死不时见诸于报道,医生,难道真的已成为中国的高危职业?中国医生也在杂志上总结了中国医生猝死的情况。
34
是
Sudden Deaths Among Chinese Physicians. Chin Med J (Engl).
男
三甲医院
但令人痛心的是,2017年上半年,在文章发表后的一年多之后,目前已经又有12名医生猝然离世,见下。
是
来源:Xin-Nan Song, Jian Shen, Wei Ling, et al.
还有,我国医务人员吸烟的问题也要注意,男医生有41%吸烟,但很多医生认为,吸烟是减压的手段。
26
47
麻醉
32
男
男
北京
上海
38
50
女
东营
麻醉
11
外科
11/09/2014
是
女
11/09/2014
19
麻醉
男
上海
外科
外科
但无论如何,作者呼吁,该报告是对医生的一个警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要做好自我保护,自己能够挽救自己的生命。”
是
13
18
沈阳
04/03/2014
急诊
死亡日期
1
是
编号
年龄

阜阳
科室
麻醉
是
是
否
麻醉
急诊
外科
41
23
作者认为,医生猝死并不罕见。限于媒体报道,该报告可能仅仅是医生猝死的“冰山一角”。
男
8
10/12/2014
邓州
泉州
江阴
麻醉
是
14
台北
外科
21
平阳县
12/24/2010
49
2015, 128: 3251–3253.
42
06/25//2014
否
启东
男
55
男
工作地点
否
是
男
10/24/2014
白银
麻醉
2
12
男
男
07/04/2013
上海
北京
附表为文章中猝死医生情况。
01/27/2015
是
11/16/2012
作者称,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医生猝死的学术报告。
55
女
合肥
男
男
作者认为,科研和发表文章以让自己能够晋升像“达摩克利特之剑”悬在头上,也让医生倍感压力。
不详
外科
北京
32
北京
03/03/2014
麻醉
内科
男
安化县
否
3
外科
否
猝死的医生中,90%是男医生,平均年龄40岁。猝死的麻醉科医生更年轻,平均仅35岁。仅有的3位猝死女医生都为麻醉科医生,平均仅32岁。
内科
研究还发现,猝死的医生多在三甲医院工作,仅有4人在县医院工作。其工作的城市也为GDP较高的城市。
麻醉
29
麻醉
44
是
9
11/17/2013
03/19/2014
02/21/2015
否
是

是
【阜外医院抢救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5年经验】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有益
冠心病患者往往基础情况较差,如果发生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更是雪上加霜,抢救更难,阜外医院学者通过总结该院5年经验发现,介入诊疗中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抢救中在使用肾上腺素等常规抢救药物的基础上及早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能有益。研究发现,2007-2012年5年来,接受介入治疗的79102例患者中,15例在术中发生碘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最终2人死亡。所有患者使用的均是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房颤有五大元凶:高血压、肥胖、饮酒、高盐和吸烟!陕西学者全球疾病负担分析
近日,陕西省人民医院赵娜等分析了全球全球房颤/房扑的疾病负担,发现收缩压升高、超重/肥胖和饮酒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017年,因房颤/房扑所致疾病负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收缩压升高(归因分数为39.8%),其次为较高的体重指数(归因分数为21.82%)、饮酒、高钠饮食和吸烟等。杨进刚阜外2023-09-11 09:31:56
0000美国心脏协会声明:心脏骤停应视为最严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心导管室在管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作用的科学声明。声明指出,严重冠心病是院外心脏骤停的潜在诱因,尤其是在可电击复律的心脏骤停。并指出,有室颤/无脉室速(VF/pVT)的院外心脏骤停,应被视为最严重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因其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急性冠状动脉血栓事件(见图)。图心室颤动/无脉室性心动过速(VF/pVT)患者的冠心病负担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23:11
0000心脏里长“花瓣”或“灯泡”,会是啥?阜外医院逄坤静等总结影像特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逄坤静、胡文文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心腔内血性囊肿的心脏超声影像学特点典型,形态呈“花瓣样”或“灯泡状”,但微小囊肿会因声心动图探查切面不够而漏诊。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就200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阜外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且病理明确诊断为心腔内血性囊肿的13例患者进行了分析。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7:05:59
0001阜外医院研究称,判断不完全血运重建预后有新指标
阜外医院尹栋、高国峰等研究提示,不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尤其是残余SYNTAX评分>9的患者,30个月的MACE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残余SYNTAX评分是一个评估残余病变和残余缺血负荷的良好指标。本研究提示,残余SYNTAX评分是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中国PCI患者,残余SYNTAX评分是一个很好的量化血运重建程度以及评估预后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