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ICU患者75,100,有胃黏膜损伤)
5.应激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治疗:
(6)严重创伤、多发伤;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4)对于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病情者,应立即进行紧急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3)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氢化可的松250 mg/d);
(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5)药物、内镜治疗、介入等措施仍不能有效止血者,在条件许可下,可考虑外科手术。
(13)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
(1)立即补液,维持正常循环;必要时输血。
(3)对合并凝血机制障碍者,可输注血小板悬液、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以及其他纠正凝血机制障碍的药物。
(2)粪便隐血持续时间>3 天;
(5)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
(12)心脑血管意外;
3.应激性溃疡关键在于预防,合并有危险因素的危重症患者是预防重点。可采用适当药物预防,并积极处理基础疾病和危险因,消除应激源;加强胃肠道监护;应尽早肠内营养。
B. 若同时具有以下任意两项危险因素时也应考虑使用预防药物:
(2)凝血机制障碍;
A. 具有以下一项高危情况者应预防用药:
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发病后1~3天内75%~100%出现胃粘膜损伤,应激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平均为8%,并发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而且一旦发生出血、穿孔,病死率将明显升高。
(4)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11)脓毒症;
(4)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
(1)ICU住院时间>1周;
(10)休克或持续低血压;
2015年发布的《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相关要点如下:
来源:柏愚, 李延青, 任旭, 等.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5版).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 1555-1557.
(6)出血停止后,因继续使用抗溃疡药物,直至溃疡愈合。推荐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疗程为4~6周。
(3)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
(9)ARDS;
1.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多集中在原发疾病发生的3~5天内,少数可发生在2周左右。而且原发病越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也越高,病情也越加凶险。
4. 药物预防指征:
(2)迅速提高胃内pH值,使PH≥6。可首选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胃内注入抗酸药。
(8)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肝功能衰竭;
2.对于无显性出血的患者,若出现胃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0 g/L,应考虑有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的可能。
(7)各种困难、复杂手术;
有高血压,心率65~79最好!孙宁玲等多中心研究
12月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等发表的一项纳入近万例高血压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随访研究提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心率或可用来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心率为72时,风险最低。该研究发现,当高血压患者心率<65以及≥80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男士以及≥65岁的老年人风险尤其高。杨进刚阜外2023-09-22 08:25:53
0000青岛大学研究提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或可作为预测STEMI的新指标
临床上有约1/4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发病症状不典型,有没有什么新手段帮助从中将其甄别出来?众所周知,在急性心梗发作时,血小板和白细胞在其中也很“忙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任法新、董海秋等研究发现,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尤其是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的升高,或可作为预测STEMI的新指标。上夜班,升血压!河北医大二院崔炜等12.2万名护士调查
3月14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崔炜等发表的一项覆盖近12.2万名女护士的研究提示,上夜班显著增加高血压风险。而且,上夜班频率和年龄对高血压风险有叠加影响,上夜班越频繁,年龄越大,高血压风险越高。该研究显示,与近半年没上夜班的护士相比,平均每个月上>5~10个、>10个夜班的护士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增加11.2%和16%。阜外医院吴永健等研究称: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采用过渡性手段处理
阜外医院吴永健、王墨扬等研究提示,对于暂不宜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结果。而且对于中国二叶式主动脉瓣比例高,瓣叶钙化重特点,采用瓣环上内径选择较小球囊安全有效。欧洲心脏杂志刊登中国等多国学者汇总分析:导管消融可改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预后
关于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最佳治疗,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近期,由德国、奥地利、比利时、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针对随机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提示,对于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导管消融作为节律控制策略,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率,减少再住院,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