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大动脉炎早期诊治有秒招
大动脉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发病隐匿难露端倪,从症状出现到明确诊断需要1~10年时间,从确诊到脑卒中的发生多为0~4年。虽然它是青年卒中的少见病因,但报道渐多。
阜外医院张慧敏、魏冬梅介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不仅对该病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而且还对活动度、疗效等评估也有意义。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此外,相关研究还显示对于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其18F-FDG摄取改变也具有疗效一定提示意义。但PET/CT的空间分辨率有限,尚未用于中小血管疾病诊治。在血管壁炎性破坏、血管重塑等过程中均可在PET/CT上表现为摄取增高,干扰疗效判定。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演变中,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不稳定斑块中巨噬细胞异常激活,对18F-FDG摄取增加。在不过其与大动脉炎在摄取部位、分布、摄取强度及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反应性上有所不同,可以将二者相鉴别。。
在诊断方面,应用18F-FDG-PET/CT时,根据评估18F-FDG摄取程度有半定量和定量两种方法,半定量法诊断大动脉炎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9.8%,阳性预测值为99.7%,阴性预测值为67.9%。
慢性主动脉周围炎在PET/CT上表现为腹主动脉、髂动脉、腹膜后代谢增高灶。不过通常经4个月规范治疗后,腹膜后代谢增高灶消失。
在鉴别诊断方面,巨细胞动脉炎和大动脉炎在PET/CT上均表现为血管壁连续线性的代谢增高灶。但前者主要累及颞动脉,二者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颞动脉活检等。
来源:魏冬梅,张慧.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大动脉炎诊治中的应用. 中国循环杂志,2017, 32: 409-410.
0000
相关推荐
中国疾控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联合发布:中国20年心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下降28%!中国有近1亿心血管病患者
近日,JAMA心脏病学子刊在线发表1990-2016年我国大陆各省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心脑血管疾病负担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过去二十多年间,我国在控制心脑血管疾病负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幅度达28.7%,但地区差异不断扩大是我国未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36:25
0000若未用这三种救命药物,心血管高危人群风险高!PURE研究最新分析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阿司匹林、降压药及他汀类药物是最重要的“救命药物”。近日,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URE研究)发表数据显示,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生活的大部分社区,没有使用这三种“救命药物”的居民,心血管风险明显升高。研究者分析了21个国家592个社区的16.3万名成年居民的随访数据,其中约9.3万人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杨进刚阜外2023-09-11 09:46:07
0000总是心率快?应排除这种疾病!JACC综述
不适当窦速是一种以静息或活动时与生理需求不相符的心率增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15~45岁的年轻女性。JACC近期发表的相关综述中提出,不适当窦速定义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的原因不明的窦性心动过速,静息心率>100次/分,伴有不适症状,其发病机制涉及多因素,其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主要原因。不适当窦速表现出多种症状,包括心悸、疲劳、头晕、呼吸短促、胸痛、运动耐力下降、焦虑、恐慌发作或头痛。杨进刚阜外2023-09-28 09:12:23
0000台湾研究称,冠脉综合征患者在确诊后6个月内自杀风险高达200%
有时候,有些患者由于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或者过于担心疾病的危害,就会走向极端选择自杀。而近日来自台湾地区的一项研究就显示,罹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自杀风险会增加。研究发现,在校正糖尿病、卒中、慢性肾病和精神疾病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确诊后6个月内自杀风险高达200%。在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如心理疾病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自杀风险也依旧增高15%。Nature Medicine刊文:降压老药维拉帕米可治疗1型糖尿病!
近期,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用来治疗高血压的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可能对1型糖尿病也有效,还能减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低血糖发作。研究者称,维拉帕米是首个在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被发现能维持胰岛β细胞功能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7:50:5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