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慢性肾病防治指南(每年应进行1次白蛋白尿和血肌酐检测)
要点如下:
4. 慢性肾病进展具体控制目标如下:
(4)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目标值应控制在尿白蛋白排泄率<30 mg/d,非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目标值应控制在尿蛋白排泄率<300 mg/d。
相关链接:
(2)非糖尿病肾病从G3期起即应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
6. 慢性肾病贫血:对于非透析贫血成人患者未给予铁剂治疗者,如转铁蛋白饱和度≤ 30%、铁蛋白≤500 g/L,建议给予1~3个月口服铁剂治疗。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3)慢性肾病成人患者食盐<5g/d。
伴慢性肾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用药推荐:AHA科学声明七大要点
(1)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体育锻炼。
(5)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率(AER)≤30 mg/d 时,维持收缩压≤140/90 mmHg ;AER>30 mg/d时,维持收缩压≤130/80 mmHg。
近年来,慢性肾病亮起红灯,患病率逐年上升。有数据显示,全球一般人群患病率已高达14.3%,我国成人为10.8%。近期,上海慢性肾脏病早发现及规范化诊治与示范项目专家组在参考国外指南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新指南。
1. 慢性肾病长期无症状,若早期能得以良好控制,甚至可逆转病情;
(6)HbA1c目标值为7.0%,预期寿命较短、存在合并症或低血糖风险者,HbA1c目标值可放宽至7.0%以上。
来源:上海慢性肾脏病早发现及规范化诊治与示范项目专家组. 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7, 37: 28-34.
7.通常有尿毒症临床表现和体征,eGFR下降至5~8 mL/(min·1.73 m2)时应开始透析治疗。
5. GFR<45 mL/(min·1.73m2),应暂停有潜在肾毒性和经肾排泄的药物,如RAS系统阻断剂、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二甲双胍、地高辛等。
(7)血脂控制目标,应根据疾病的风险评估。
2. 无论有无危险因素都要进行筛查,建议每年进行1次白蛋白尿和血肌酐的检测。
(8)有痛风发作者,血尿酸<300 μmol/L。继发高尿酸血症者,当血尿酸大于480 μmol/L时应干预治疗。
3. 高危人群包括肾脏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龄(>65岁)及肥胖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和血肌酐的检测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
美国CDC研究:工作环境噪声大,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发生率高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的新研究发现,在噪声大的工作场所作业的工人中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较常见,职业性噪声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研究定义工作场所的噪音暴露为必须提高说话声音才能彼此听到,甚至在一臂距离内需要非常大声地喊话才能彼此听见。左主干病变,该做支架,还是搭桥?Eur Heart J文章
冠脉左主干病变虽然在冠心病患者只占少数(<10%),但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近日,EurHeartJ一文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管理理念进行了阐述。文章指出,在诊断方面,除了血管造影外,血流储备分数(FFR)、瞬时无波比(iFR)、血管内超声(<6.0mm最小管腔直径)等也可派上用场,也可用冠脉CT。对于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应优化药物治疗和危险因素管理。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7:06:45
0001阜外医院诊疗大动脉炎十年经验:有发热史者不足10%,10年生存率仅58%
大动脉炎在亚洲和中东地区较为多见,阜外医院学者通过对十年间就诊的566例大动脉炎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人发病年龄为20~40岁,多数患者因高血压就诊,10年生存率仅58%。这项研究中,来就诊的566例患者,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28.9岁。40岁以上的患者也不少见,占19.4%。CSPPT亚组研究证实:降压同时添加叶酸降低肾病相关死亡风险
近日发布的CSPPT亚组研究数据显示,大量蛋白尿以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该研究还首次证实,对于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大量蛋白尿导致的死亡风险。支架或搭桥术后1年仍有心绞痛,未增加死亡风险!SYNTAX研究
SYNTAX延长生存期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搭桥治疗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若1年后仍有心绞痛,这种情况与5年的再次血运重建独立相关,但其不会显著增加10年死亡率。术后1年,1428例患者中有373例(26.1%)存在残留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