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身体活动,也可防高血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新分析

生命在于运动。大量研究已证实,每天即便少量增加身体活动也能带来健康获益,包括做家务、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等。
7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的新研究发现,交通出行过程中的适量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对于很多没时间专门锻炼的上班族来说,如果没有时间专门去锻炼,上下班不论步行、骑自行车还是开车,只要有适量的身体活动,就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
该研究显示,交通出行过程中的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
当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量为213~394 代谢当量(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最低。
每周交通出行身体活动<213 MET-min及≥394 MET-min时,高血压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9%和15%。

进一步分析显示,步行、骑自行车、开机动车时的身体活动量均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均为类似的U型曲线关系。
该研究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一共纳入9350名基线无高血压的成年人,中位随访8年期间,2949人出现高血压。
此前,南方医科大学秦献辉等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开展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不论男士还是女士,适量的职业性(工作时)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但重体力活动会增加女士的高血压发生风险。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不论是职业性、交通出行、家务性、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只要适量,对身体总体是有益的。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min 中等强度或至少 75 min 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
来源:[1] Transpor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new-onset hypertension: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 Hypertens Res. 2022 Jul 13.
冠心病合并晚期肾病,也应放支架或搭桥!安贞医院宋现涛等研究
冠心病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主要死因。随着肾功能的恶化,死亡风险逐渐增加。但合并晚期CKD,尤其是接受透析的冠心病患者,医生往往不愿意进行支架或搭桥治疗。近日,安贞医院宋现涛等发表Meta分析研究称,对于合并晚期CKD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冠脉介入降低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而搭桥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相似。女司机看过来!开车时听音乐,可缓解心脏压力!
开车时精力需要高度集中,这样会给心脏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近期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提示,开车时听听音乐可以舒缓这种心脏应激。研究者在5名年轻(18~23岁)的健康女士中评估了音乐对心脏应激的影响。这些女士每周开车1~2次,持有驾驶证1~7年。据研究者解释,之所以选择开车不太频繁的人,是因为经常开车的老司机已经很好地适应交通过程中的应激状况了。真实世界研究有缺陷,临床试验要改革!四大学术组织联合发表声明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世界心脏联合会(WHF)联合发表声明,称随机试验是评估疗效的基石,但在过去25年中,由于费用过于昂贵和成本过高及管理规则繁复,这使得开展试验异常困难,令人望而却步,不可持续,应作出改变。声明题为“随机试验应适应21世纪”,并同期在线发表在EHJ、Circulation、JACC和GlobalHeart四本杂志上。不建议一边CPR一边救护车转运!Circulation心肺复苏与急诊心血管救治国际共识
11月3日,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在Circulation发布了2022年心肺复苏与急诊心血管救治建议的国际共识。共识建议:1.不建议在传统心肺复苏中使用被动通气技术(弱推荐,证据确定性低);被动通气可替代间歇正压通气(PPV),可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并可以克服PPV的潜在危害,如减少胸内压升高导致心脏静脉回流,降低冠脉灌注压,增加肺血管阻力等,但目前证据不足。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1:57: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