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跃进(再灌注时代进一步降低STEMI死亡率三大关键问题,IABP该不该放,多支血管该不该做,新三联疗法降低心脏破裂风险)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再灌注治疗时代心梗患者死亡有四大原因
而根据2010年北京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在再灌注治疗时代患者死亡有四大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心原性休克,占36.3%;其次是心脏破裂等机械并发症,占28.1%;再次是PCI相关并发症,占23.6%;最后是合并症死亡,占8.9%。
杨教授也用一个心梗急诊PCI后患者举例。该患者在3周后介入治疗非梗死相关血管时,发生了无复流。他认为,如果在急诊PCI当时做的话,该患者将会凶多吉少。这虽非大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则可能致死!
“新三联”疗法可降低心脏破裂的风险
心脏破裂是再灌注时代面临的难题。在目前暂时没有指南、建议可参考的情况下,杨跃进教授发明了“新三联”疗法,即“通心络 负荷他汀 尼可地尔”。他认为,“新三联”疗法可大幅降低心脏破裂的风险。
在应用新三联后,2015年阜外医院CCU共收治959例急性心梗患者,共死亡17例(1.77%),心脏破裂 8例(0.83%);而在2016年,2016年CCU收治AMI 1010例,共死亡 15例(1.49%),其中心脏破裂 3例(0.3%)。
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目前多数学者和指南不主张在直接PCI时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但近期公布的PRAMI研究、CvLPRIT研究和DANAMI3研究显示,预防性干预非罪犯血管对患者有益。
杨教授指出,China Peace Study发现,2001-2011年的10年间,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再住院率、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
杨跃进教授指出,目前有证据的都是类似小型的临床试验,采用的是复合终点,而较大规模的注册研究并不支持在直接PCI时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另外,在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时,一旦出现无复流、支架血栓等并发症,将会置患者于危险境地中。
本次大会主席、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于开幕式后进行了题为“如何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再住院率、死亡率——进展、争议、现状、观点”的主题报告。
该方案基于杨跃进团队对通心络等保护微血管,减少无复流及再灌注损伤,从基础到临床、再到循征的研究成果。该系列研究成果已于2015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一等奖。
杨跃进教授举出了两个实际的心原性休克处理病例。一例患者在IABP的支持下,病情稳定,血压稳定,没有肺水肿,但一停IABP的支持,血压就维持不住;另一例患者因下肢动脉缺血停用IABP后迅速出现缺血复发,急性肺水肿,很快就死亡了。
关于IABP在心原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有争议。近期IABP-SHOCK II Trial证实,与常规最佳药物治疗相比,IABP并未降低心源性休克患者30天内死亡率,亦未发现IABP治疗为患者带来其他获益。
在再灌注时代,应怎样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杨跃进教授认为,针对这些死亡原因,国际上有一定的临床试验进行了探索,也发表了一些指南或共识,但我们一定根据临床情况,不能盲目听信指南。
IABP在心原性休克的作用非常重要
2017年1月14日,由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国际心血管病大会(BICC)暨京津冀一体化年会(JJJI)在北京科技会堂召开,千余名专家共同探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问题、交流新技术及国际前沿进展。
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不能盲目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
他认为,面对合并心原性休克的心梗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该放就放,不能犹豫;包括通心络 负荷他汀 尼可地尔在内的“新三联”疗法可降低心梗患者心脏破裂风险;而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不能盲目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得了脑中风没有残疾?中国卒中学会防范再次发作指南要点
我国脑卒中负担较重,除了那些致残致死性脑卒中外,临床上发病后未遗留显著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如短暂性脑缺血(TIA)、轻型缺血性脑卒中以及症状迅速缓解的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其中,仅TIA患者据估算就有2390万,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比例占缺血性脑卒中人群近半,事实上这些疾病早期卒中复发风险较高。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7:26:16
0001全球卒中报告:四分之三中风由吸烟、饮食不健康和体力活动少所致
《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近日公布了全球卒中负担报告:全球90%卒中负担来自于三大因素,即不健康行为因素、代谢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不健康行为因素占首位,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不足,导致了74.2%的卒中。而代谢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脂血症、肾小球滤过率低是导致全球卒中负担加重的第二大因素,导致了72.4%的卒中。防介入术后无复流,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有效!厦门学者研究
心梗后安支架后,发生无复流不是好事,而且一旦发生便很难逆转,有没有预防的好办法?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罗助荣、吴媛媛等进行的研究“有戏”。研究表明,对于心梗介入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内单次使用尼可地尔持续静滴至术后24h联合替格瑞洛可明显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而且很安全。致命“可乐”:长期大量可乐或致严重低钾血症
她,26岁,疲劳、双下肢肌肉无力1个月。他,18岁,乏力2个月。她,36岁,渐进性乏力3个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莉等曾经接诊过这样几位特殊患者,而且患者发病前身体都是棒棒的,并无其他沉疴暗疾。那么这些患者到底怎么了?经过一系列检查,杨莉等发现了共同点:这些患者伴有低血钾症、代谢性碱中毒,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喜欢喝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