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的十大要点
3. 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痛风疑似患者,可考虑使用超声检查受累关节及周围肌腱与软组织以辅助诊断(2B)。
6. 对急性痛风关节炎频繁发作(>2次/年),有慢性痛风关节炎或痛风石的患者,推荐进行降尿酸治疗(1B)。将患者血尿酸水平稳定控制在360 μmol/L(6 mg/dl)以下,有助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4. 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及早(一般应在24 h内)治疗。推荐首先使用NSAIDs缓解症状(1B)、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等抗炎镇痛(2B);对NSAIDs有禁忌者,建议单独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1.5~1.8 mg/d)(2B)。
8. 对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痛风患者,建议先评估肾功能,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对肾功能影响小的降尿酸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不良反应(2C)。
9. 痛风患者在降尿酸治疗初期,建议使用秋水仙碱预防急性痛风关节炎复发(2B)。
1. 指南建议使用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2B),该标准包含3个方面,8个条目,共计23分,当得分≥8分,可诊断痛风。
7. 痛风患者在进行降尿酸治疗时,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建议使用别嘌醇(2B)或非布司他(2B);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使用苯溴马隆(2B)。
来源: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华内科杂志, 2016, 55: 892-89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5. 痛风急性发作期,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30 mg/d,3 d),其疗效和安全性与NSAIDs类似(2B)。
2. 对已在发作,关节液、滑囊或痛风石中找到尿酸盐结晶者,可直接诊断痛风。
近期,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了最新版痛风诊疗指南。该指南由风湿免疫科、肾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影像诊断、循证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并制定,并推出以下推荐意见,以期促进和规范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饮酒(啤酒与白酒),大量食用肉类、海鲜(如贝类)、动物内脏,饮用富含果糖的饮料,剧烈运动,突然受凉,肥胖,疲劳,饮食、作息不规律,吸烟等均为痛风的危险因素。
10. 痛风患者应遵循十个生活方式原则:(1)限酒;(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4)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5)大量饮水(每日2000 ml以上);(6)控制体重;(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8)规律饮食和作息;(9)规律运动;(10)戒烟(1B)。
河北医大二院学者称,对于下壁心梗患者,冠脉内预防性应用山莨菪碱可减少无复流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李伟等研究提示,预防性冠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可减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发生,改善心肌灌注。接受直接PCI治疗的AIMI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血压低、心率慢,导致冠脉灌注压低,后续的心肌灌注不良。叶平:缺乏高龄老年人他汀获益证据
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老年心血管病高级研修班,暨2016阜外医院老年心血管病论坛与北京老年高血压论坛上,解放军总医院叶平教授就高龄老年患者的血脂管理进行了解疑答惑。她指出,高龄老年人群心血管病随年龄增长而风险增高,降脂治疗应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其治疗目标就是减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以及相关死亡。因此,得到最少不良反应的“净获益”对高龄患者尤为重要。叶平教授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5:05:21
0000北大医院蹊跷病例:13岁学生一写作业就胸痛,这种病过去曾叫“假性心脏病”
临床如断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雪芹、林曼欣等遇到这样一则蹊跷的病例。患者为13岁女童,4年来胸痛多于日间上课及夜间写作业期间发作,为闷痛,心前区为著,持续数秒不等,可自行缓解,限制活动量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未予诊治,且症状性质无明显变化;而近1个月,发作时可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等。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3:12:49
0000美研究称,焦虑和抑郁的害处堪比吸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焦虑和抑郁症严重影响健康,对身体的害处堪比肥胖和吸烟。研究者称,他们的研究是首个将焦虑和抑郁作为疾病危险因素、直接与肥胖和吸烟进行比较的研究。他们针对1.5万余例老年人,分析了焦虑和抑郁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包括4年多时间内出现的心脏病、脑卒中、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以及胃部症状、气短、眩晕、背疼、头痛、视力问题等等。中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收缩压<130反增死亡风险?VALUE研究新分析
在高血压患者中,高达40%合并左室肥厚。6月23日,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VALUE研究的新分析发现,对于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显示有左室肥厚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至130mmHg以下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5:51:3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