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研究提示治疗冠心病的新思路(功能性血运重建优势明显)
作者表示,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要进行综合全面分析,不能只针对冠脉造影显示的解剖意义上的狭窄病变进行血管重建术治疗。
心肌缺血完全纠正组患者死亡率为3.6%,而部分纠正组为13.3%。完全纠正组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心肌缺血部分纠正组(12.6% vs 22.6%)。
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魏红星、李劼慧等对心肌灌注显像提示有心肌缺血并在3个月内接受血管重建术的患者进行中长期(平均 46 个月)随访结果发现,应用心肌灌注显像提示心肌缺血节段所对应的“罪犯血管”早期进行完全血管化治疗,可以达到完全纠正心肌缺血,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研究纳入的202例患者主要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3%的患者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根据心肌灌注显像提示心肌缺血节段所对应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均接受血运重建,分为心肌缺血完全纠正组112例和心肌缺血部分纠正组90例。
来源:李劼慧,王琦,杨秀滨,等. 不完全纠正心肌缺血对接受血管重建术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1051.
本研究中,按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节段所对应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均接受血运重建,分为心肌缺血完全纠正组和心肌缺血不完全纠正组。
由于冠脉病变与局部心肌缺血之间的关联度不佳,使得现阶段单纯以冠脉造影为标准的再血管化治疗面临挑战。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心肌灌注显像指导下的心肌缺血所对应的冠状动脉病变没有得到完全治疗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4.02)和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HR=2.67)。
0000
相关推荐
无症状房颤,危害更大!甘肃学者研究
房颤患者中,如果无症状,是否预后更好?近日,甘肃金塔县人民医院胡耀武等进行的研究发现,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并不少见,而且其心血管死亡率高于症状性房颤患者。研究中,无症状性房颤患者约占28.6%。与症状性房颤患者相比,无症状性房颤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CHA2DS2-VASc评分更高,左心房前后径更大,入院心率更慢,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乳头瘤病毒(HPV)致宫颈癌?韩国研究称,还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很多人初听其“大名”,多是由于注射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缘故。殊不知,HPV的危害或不止于此。近日,一项韩国研究发现,感染了高危HPV还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尤其在那些肥胖以及有代谢综合征的女性中。在校正了年龄后,研究显示,感染了高危HPV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26%。Nature遗传学子刊:拥有这三个变异基因的人,得糖尿病、冠心病和腹主动脉瘤的风险大大降低
有的基因突变致病,有的基因突变却能对身体有益,例如PCSK9变异有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PDE3B变异的人甘油三酯水平较低。近期,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三个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基因变异,其中PCSK9变异与腹主动脉疾病有关,ANGPTL4变异与2型糖尿病有关,PDE3B变异与甘油三酯和冠心病有关。拥有这三个变异基因的人罹患糖尿病、腹主动脉瘤和冠心病的风险大大降低,血脂水平也更好。癌症患者常并存心肌损害
近期一项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心肌损害,但并没有临床表现。或许,癌症患者的死亡,是死神将癌症和心脏病两个绳索同时拉紧所致。“这项研究提示,心脏病专家联手肿瘤学专家共同对付癌症,或能更好改善癌症患者生存率。”研究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