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杨建都和张澍等称(消融治疗心脏肿瘤致室速效果差,切除肿瘤才治,本)
心脏原发肿瘤发病率较低,而因肿瘤介导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更不多见,但是一旦出现,该类室速的处理非常棘手。阜外医院杨建都、张澍等基于12例心脏非黏液性肿瘤介导的室速患者的治疗经验称,药物和消融效果差,完全手术外科手术治疗是干预这类室速的最佳办法。
研究者称,虽然射频消融治疗对此类患者效果较差,但是对于判断室速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可通过腔内标测判断室速为局灶或者是大折返,亦可以判断此类患者是否为疤痕相关。
研究者指出,考虑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长期使用的副作用,患者多无法耐受药物治疗,只能在短期内控制室速。
研究者表示,外科治疗对肿瘤相关室速具有重要意义,多可以根治室速,因此建议该类患者无外科禁忌症的前提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7 例患者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 例患者由于肿瘤浸润较深,与冠状动脉、瓣膜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故无法完全切除,其余5 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
来源:杨建都,周公哺,刘旭, 等. 心脏肿瘤介导的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suppl): 45.
6 例患者接受过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 例患者因术中未诱发心动过速或术中为多源性室速未接受消融治疗,其余3 例患者在腔内并未标测到较好的提前电位,故消融失败。
而部分切除的患者在随访中仍发作室速,全切患者随访中未再次发生室速,仅有部分患者存在室性早搏。

12 例患者中, 10例患者接受过药物治疗(共10 种),有效的药物共4 种,分别为胺碘酮、心律平、阿替洛尔及倍他乐克,但药物对于室速的治疗效果多为减少发病频率,缩短发病时间。
0000
相关推荐
肌少症增心血管病风险!西安交大一附院研究
肌少症是一种严重的老年综合征,以骨骼肌量的减少,肌力低下和/或身体机能低下为特征,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者发表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群肌少症提示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卒中)风险高。有研究表明,亚洲老年人肌少症的患病率6.8%~25.7%不等。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提出,60或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是肌少症的高危人群。江苏学者:优化生物可吸收支架使用,可预防支架内血栓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作为PCI史上第四次变革,有望克服金属药物洗脱支架诸多不足,但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发现BRS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较高。临床上怎么做好预防和处理?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张瑶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朱永翔等就此在本刊进行了阐述。建议用ABO算出血风险,CVD算血栓风险!亚太慢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共识
近日,亚太心脏病学会发布了关于高危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栓共识。共识指出,慢性冠脉综合征这一定义比“稳定性冠心病”更为准确,体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慢性、渐进性发展。共识认为,亚洲人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其特点,比如与白人相比血栓风险低,而出血风险高,尤其是颅内出血和胃肠道出血。另外关键性研究中纳入的患者例数较少,因此不能常规应用相关国际指南。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7:26:57
0000中国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2年死亡率为10.6%! CAMI研究新分析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患者在出院后24个月死亡率为10.6%。研究还发现,2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13个,包括年龄、体重指数、既往心肌梗死史、脑卒中史、住院期间未接受再灌注治疗、Killip心分级、ST段压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清肌酐、血清钾。乳腺癌化疗后,房颤风险增加!大连医大一院研究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随着乳腺癌患者的增多,生存时间的延长及辅助化疗药物使用的增加,抗癌药物相关心脏毒性也“冒出头”来。既往都关注左心室功能的改变,那么这些患者的左心房还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