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大二院傅向华(急诊介入治疗心梗改善冠脉血流新方法)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薛玲等研究发现,STEMI患者行急诊PCI时,冠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可有效改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灌注,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增加大出血风险,半年内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研究还表明,依替巴肽组可显著降低术后及停药后2 h血小板聚集率,但不增加大出血事件。依替巴肽组小出血和轻微出血事件较对照组有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此外,依替巴肽组出现1例严重心力衰竭,对照组发生1例恶性心律失常(应用药物后治疗后未再出现)。随访24周,依替巴肽组与对照组心原性再住院患者分别为1 例、3 例,发生心力衰竭的人数分别为4例、6 例,二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依替巴肽组有降低趋势。
研究者认为,这提示依替巴肽有助于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增加存活心肌面积。
研究显示,依替巴肽组PCI术后TIMI血流 3级比例及心肌灌注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急性心梗后1周时依替巴肽组在硝酸甘油介入后缺血范围积分、缺血程度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该研究共纳入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依替巴肽组和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入院后均开始标准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依替巴肽组患者在手术时导丝通过血管病变后,向冠脉内注入依替巴肽注射液180 μg/kg(3 min 内静脉注射完毕),继之以2 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18~24 h。
而且,依替巴肽组术后24 周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后1 周有显著改善。
来源:薛玲, 吴伟利, 贾小倩, 等. 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862:865.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欧洲心脏杂志刊发李浪团队Meta分析:冠脉介入前用80 mg阿托伐他汀可预防新发事件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冠脉介入治疗前应用负荷剂量(80mg)阿托伐他汀是否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目前仍存在争议。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浪教授等人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针对13项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这一治疗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父亲长寿,自己冠心病风险低!阜外医院杨跃进等研究
冠心病家族史,尤其是早发冠心病,是后代患冠心病的公认风险因素。有研究提示,如果环境因素代代相传保持不变,那么父母和后代的寿命可能相似。近日,阜外医院胡梦巾、高晓津和杨跃进等进行了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利用与父亲寿命显著相关的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遗传信息,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长寿提示自己患冠心病(OR=0.08)和外周动脉疾病(OR=0.15)风险低。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6:11:510000中国医生熬夜写论文最强证据!BMJ研究称:午夜至凌晨1点,中国学者投稿比平均水平高出86%
近日,BMJ研究揭示,在很多国家,医生深夜和节假日写论文或者审稿是常态,尤其是中国医生。研究者分析了2012年至2019年之间向BMJ提交的49000多份文稿和76000多份同行评议的提交时间,总结了医生写论文时间规律。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5:20:560000大脑减压处方:走进大自然1小时!德国研究
现代生活压力无处不在,而近日德国一项研究带来好消息:亲近大自然1小时,大脑处理压力相关区域活动显著降低。研究入选了几十名在森林或柏林市中心街头步行1小时的参与者,并对其大脑活动进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显示,在森林漫步1小时,参与者大脑杏仁核活动明显下降,而在市中心闲逛的人变化不明显。而之前有研究也发现,在森林附近生活的居民杏仁核的生理结构更健康。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2:22:420000长期舒张压偏低,认知功能会受损!JACC北大医院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来说,血压升高与认知功能受损和痴呆有关。近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学者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提示,血压升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且收缩压和舒张压长期暴露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完全不同。基线认知功能正常的中老年人,如果收缩压和脉压累积暴露水平升高,认知功能下降会明显加速,痴呆和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但是,随着舒张压累积暴露水平升高,上述事件发生风险却显著降低。杨进刚阜外2023-09-25 10:50: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