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医院学者(早期和晚期支架内血栓患者预后相似)

研究者发现,虽然置入支架后≤30天内即早期发生支架内血栓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晚期(术后>30天)支架内血栓发生者(16.7% vs 4.5%),但在中位随访38个月时显示,两组估测无MACE 生存率分别为41.9% 和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1)。
这项研究共纳入2005-01 至2015-04在该院行DES置入术患者15 695例,其中经证实共有131例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中早期支架内血栓组42例;晚期支架内血栓组89例。研究终点MACE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以及死亡。
研究者指出,不同时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机制不同,其中就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性的考虑对部分患者调整了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而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患者调整比例明显高于晚期血栓形成患者。不过对于是否临床常规应用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临床用药,指南并没作出推荐。
不同时期发生的支架内血栓对患者转归影响有何不同?北京朝阳医院王乐丰、徐立等研究发现,早晚期发生支架内血栓远期预后相似。
此外研究者认为,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患者,除非存在明确的支架边缘夹层,病变覆盖不完全,不主张再置入支架;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患者,如果存在严重残余狭窄和斑块破裂,可考虑再次置入支架,但置入哪种支架尚无定论,或应避免再次置入永久涂层的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
来源: 徐立, 王乐丰, 杨新春, 等.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期发生支架内血栓患者临床预后的比较.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236-239.
0000
相关推荐
孤独者,易患糖尿病!英国研究
一项英国研究显示,孤独会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研究显示,得糖尿病的人要比无糖尿病者更为感到孤独。UCLA孤独评分平均每提高1分,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41%。研究还发现,孤独的感觉是独立于年龄、性别、种族、经济状况、吸烟、体力活动、体重、饮酒、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因素之外的2型糖尿病预测因素。在考虑抑郁症状、独居生活和社交隔离等因素后,孤独感与2型糖尿病发病独立相关。阜外医院赵世华等质疑欧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陆敏杰、赵世华等通过心脏核磁共振发现,临床见到的部分胸前导联深倒的T波但室壁厚度<15mm的患者,可能是早期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作者认为,心尖部最薄,如果与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使用同样的诊断标准,就可能造成早期或轻型患者的漏诊。这样的患者还可能被怀疑为冠心病等而反复就诊,接受各种有创检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LP(a)升高,增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Hypertension研究
Hypertension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LP(a)水平升高会使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研究纳入动脉粥样硬化多民族研究(MESA)中基线无心血管疾病的6674名参与者。根据基线LP(a)水平和血压分组: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08:58
0000又有一个共识推荐“灵魂砍价”药物!合并糖尿病的心衰管理专家建议
前不久,医保局专家“灵魂砍价”的视频风靡网络,其中的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以4.36元的全球最低价纳入医保,打破了该药的价格记录。近期发布的《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建议,对于射血分数<40%的心力衰竭,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达格列净均可作为心衰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中国呼吸睡眠暂停基层指南:打鼾、肥胖且白天嗜睡者要高度怀疑这种“睡眠杀手”
我国约有6000万人有呼吸睡眠暂停,由于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关系密切,甚至可引起猝死,又被称为“睡眠杀手”。由于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设备多局限于大型医院,公众对打鼾盲目轻视,使得大量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近日,《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发布。识别可能的呼吸睡眠暂停对常规体检的患者应该注意以下情况:①是否打鼾?②是否肥胖?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56: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