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劲儿大小比拼(中国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他们发现,握力每减五公斤,因任何病因而死亡的风险就增加16%,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则分别上升7%和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参与PURE研究的受试者中中国居民约占其中1/4。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学研究统计中心主任李卫和刘力生教授为PURE中国区负责人。
研究者指出,不同地理区域人群握力差异,与膳食结构、种族遗传、体力活动水平等相关,但是哪种因素是决定肌肉力量的最重要因素,还尚不清楚。
握一下握力计,了解一下患者握力,就能判断死亡和心血管病风险,是不是很神奇?多国联合开展的PURE研究就曾发现,握力甚至比收缩期血压更能预测死亡。
该研究分析了21个国家125 462人的握力数据。在研究中,受试者均会按照提示,用手紧握JAMAR握力计测试握力。
中国不同年龄男女握力参考范围见表1。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不同区域个体的握力水平相同吗,有无参考范围?PURE研究组最近发表的研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来源: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研究组通过分析21个国家12万5千余人的握力数据后发现,全球不同地区人群握力差异较大。
[2] Leong DP, TeoKK, Rangarajan S, et al. Reference ranges of handgrip strength from 125,462 healthy adults in 21 countries: a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ic (PURE)study. 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 2016 Apr 12. doi: 10.1002/jcsm.12112.
表1 中国人群不同年龄男性和女性平均握力参考范围
[1] Darryl PLeong, Koon K Teo, Sumathy Rangarajan,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grip strength: findings from th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 (PURE) study. Lancet, 2015, 386(9990):266-73.
其中,欧洲北美人群最“有力”,握力最大,而南亚、东南亚和非洲人群握力最小,中国、南美和中东地区人群居中。
健康人在PM2.5为250的环境中2小时,即可造成心率和免疫受损,维生素B或能逆转
近期由中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国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吸烟的健康人而言,在PM2.5为250μg/m3的环境中呆两小时,就会明显影响心率、心率变异性和及白细胞数。而在服用4周维生素B后,可将雾霾对心率的影响减弱150%,对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影响分别减弱139%和106%。我国万例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规范管理率仅为16.7%,而2015年的目标是4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丽敏、邓茜等发布全国302个疾病监测点共10056例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管理数据:不足一半人群(45%)参与了社区糖尿病管理,而且参加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中,规范健康管理率仅为16.7%,远低于《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提出的到2015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的目标。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4:45:37
0000内分泌代谢学会发表共识:七工具助早期发现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包括心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约有75%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及早发现大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病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预防靶器官损害及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1:05:40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