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保护口腔健康的10个要点)
7. 提倡每年洗牙一次。洗牙过程可能会轻微出血或短暂牙齿敏感,但一般不会伤及牙龈和牙齿,更不会造成牙缝稀疏和牙齿松动。
4.提倡选择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可适当使用漱口水和口香糖。
10.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以防发生交叉感染等。
来源: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1] Francisco Gómez Real, Laura Pérez Barrionuevo,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Gum Bleeding with Respiratory Health in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from Northern Europe. PLoS One, 2016,11(1): e0147518.
1.每天至少要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还要记住饭后漱口。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前不久美日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则发现,脑出血与口腔中一种携带名为“CNM”基因的变形链球菌有密切关系。
比如,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社干等发表的研究证实,牙龈卟啉单胞菌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个危险因素。
6. 吸烟可使罹患牙周病风险增高5倍;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还可引起胎儿口腔颌面部畸形。
2. 做到每人牙刷口杯不混用;个人可根据自己所需选用牙膏和牙刷,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
让口腔更健康的要点:
5. 尽量减少吃糖次数,少喝碳酸饮料;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吃东西。
3. 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牙刷一般每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如果刷毛发生弯曲或倒伏,需立即更换。
[3]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3, 14: 251-256.
[2] Shuichi Tonomura, Masafumi Ihara,Tomohiro Kawano, et 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deep microbleeds associated with cnm-positive Streptococcus mutans; a hospital cohort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20074 DOI: 10.1038/srep20074.
8.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果口腔出现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还有大量研究表明,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相关。为了让国民保持口腔健康,我国还出台了《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要点如下。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9. 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而近期一项纳入13409位受试者的研究就表明,牙龈出血也不是什么好事儿,牙龈出血频率越高,呼吸道感染风险越高,哮喘什么就会跟着来。
口腔,是人体健康的重要门户。如果捋一遍相关研究会发现,口腔疾病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
中山大学学者发现,粮食吃得少,房颤风险高
近日,据HealthDay报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庄晓东等开展的一项研究提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长期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房颤。该研究显示,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适度(碳水化合物热量占总热量比例为45%~52%)的人相比,长期摄入量较低(总热量占比不足45%)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了18%。研究者还发现,不论用哪种蛋白质或脂肪替代碳水化合物,房颤发生风险均升高。常吃花生,还能让人聪明?
不久前发表的一项日本研究表明,吃花生有助于预防中风和心脏病。9月20日,一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提示,对于健康年轻人来说,经常吃烤花生或花生酱,还能改善记忆力和缓解压力。该研究还发现,花生的这种作用可能与花生多酚摄入量以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超长链饱和脂肪酸水平升高有关。FREEDOM研究8年随访:糖尿病多支病变搭桥优于介入,年轻患者获益显著
FREEDOM研究后续随访近8年的数据显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多血管血管病变患者,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优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对于这这类患者,指南已经明显地倾向于CABG而不是使用药物洗脱支架(DES)进行PCI,但是一直缺乏长期随访的数据,直到这项FREEDOM研究中位随访7.5年的生存数据发表。最新Meta分析:GLT-2抑制剂改善心血管预后最好,DPP-4抑制剂无证据
近年来,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等新型降糖药物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成为医学界的热门研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