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page(Today,2015年影响心血管临床实践5大进展)
现已经完成的研究初步论证了PCSK9抑制剂的降胆固醇作用,结果表明alirocumab可使LDL-C降低39%至62%,evolocumab使LDL-C降低47%~56%,且其心血管系统安全性良好,因而此类药物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
基于现有研究结果以及对正在进行中的临床终点试验的信心,今年7月21日,安进公司的Repatha(evolocumab)获得欧盟批准上市;7月24日,赛诺菲公司的同类药物Praluent(alirocumab)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此类药物的上市必将对降胆固醇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4.EMPA-REG研究结果揭晓:不增加风险的新降糖药物
SPRINT研究旨在证实强化降压可以更为显著的降低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共纳入9300余例≥50岁相对低危的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标准降压(<140 mmHg)组或强化降压组(<120 mmHg),主要复合终点为:首次发生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卒中、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原计划随访4~6年,但因强化降压组获益显著而提前结束。据初步公布的资料显示,与收缩压<140 mmHg相比,收缩压<120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24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甚至刚刚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在其中。
OUTCOME研究首次打破这一僵局,因而具有划时代意义。
mmHg可以使心血管事件减少30%,使全因死亡率降低25%。
这一研究提示,对于相对低危的高血压患者,更为严格的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减少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受试者排除了糖尿病、大量蛋白尿、有卒中病史、终末期肾病以及近期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等高危患者,故其结论不能简单推广至所有高血压患者。
5.介入性心脏病学进展:不断进展的介入器材
2.PCSK9抑制剂被批准上市:降脂的新时代来临
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始终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核心策略。但多年以来,先后结束的多项降糖治疗试验均未能证实通过降低血糖水平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大血管预后。EMPA-REG
在2015年EASD年会期间,揭晓了举世瞩目的降糖治疗试验EMPA-REG OUTCOME研究结果。该研究显示,与安慰剂治疗组相比,伴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用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主要复合心血管终点发生率以及全因死亡率。
随后,PARAMETER研究又证实Entresto在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动脉脉压或肱动脉收缩压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奥美沙坦,且前者可以更为有效的改善动脉弹性功能,提示该药不仅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具有满意疗效,其在降压方面同样具有优秀表现。特别是该药可以更为有效的减小脉压并改善动脉弹性,完全契合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因而有望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降压药。
1.SPRINT研究公布:强化降压的新证据
3.Entresto被批准上市:新型药物能否担当重任?
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期间所公布的PARADIGM-HF研究发现,与依那普利治疗相比,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Entresto可以更为有效的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基于此研究结果,今年7月份美国FDA批准该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ABSORB III研究结果为生物可吸收支架展示了良好前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技术的不断完善则为重度主动脉落疾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来源:MEDPAGE TODAY
近日,Medpage Today邀请多位知名专家评选出2015年度心血管病领域内最能影响临床实践的五大进展:
压力诱发心肌缺血,并不少见!广东省医耿庆山等文章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耿庆山等撰文指出,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并不少见,患病率波动在12%~75%,好发于独居、未婚、女性、抑郁焦虑及合并冠心病等人群。但当前人们普遍忽视精神压力这一非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作者介绍,在人受刺激后,比如一场地震、洪水、战争等骤起而消后,心因性住院率及死亡率会明显升高。中国1990~2017年抑郁症增幅25%,5636万人患病,占全球五分之一!中国疾控中心研究
情绪低落、悲观、缺乏热情和活力、睡眠质量差、生活质量差、自杀风险高……抑郁症这种常见的慢性病很是折磨人。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通过分析全球疾病负担2017年数据发现,抑郁症已成国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我国有5636万抑郁症患者,占全球总病例的21.3%,其中女性和55岁以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杨进刚阜外2023-09-05 09:27:47
0000一个简单心电图指标,可判断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山东学者研究
很多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却表现出严重的心肌缺血症状,而且远期预后较差,即医学上谓之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是非阻塞性冠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杨传华、周宙等进行的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共纳入接受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测定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伴有缺血的非阻塞性冠状疾病患者81例。心率快,易发生肺心病!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新分析
一项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的新分析提示,静息心率越快,肺心病发生风险越高,当静息心率>75次/分时,心衰风险也显著增加。该研究于2004~2008年从中国10个地理位置不同的地区纳入近50万名成年人,其平均年龄为51.7岁,60%为女士。TAVR 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根部形态影响瓣膜置入
阜外医院吴永健、宋光远等发表研究提示提示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的瓣环和左心室流出道平均内径及左心室流出道周长/瓣环周长比值对于TAVR中瓣中瓣的置入及瓣膜置入深度具有一定影响。研究者提醒,对于主动脉根部的术前评估中应特别注意瓣环和左心室流出道平均内径及左心室流出道周长/瓣环周长比值,并选择适合瓣膜型号及释放位置。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25:3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