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大动脉调转手术十年进步(死亡率降低了13)
一个小儿心脏中心的医疗水平,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大动脉调转术水平来衡量。而阜外医院高华炜等对11年相关资料分析发现,该院10多年来大动脉调转术手术质量显著提升,患者住院死亡率降低了13%。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10年间来该院就诊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者临床特征虽无明显变化,但住院死亡率从十年前的17.4%下降到4.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通过比较10年患者状况,发现虽然10年我国整体发展较快,但前来就诊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合并肺动脉高压情况、行左心室训练、冠状动脉异常分型及合并非限制性室间隔缺损等临床特征相似。
该研究共纳入阜外医院2001-2012 年473 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者按将每2 年1 组将所有患者分为6 组,并对这些患者的术前因素及住院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来源:高华炜, 李守军, 闫军, 等.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十年(2001~2012年)的变化趋势——单中心报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 638-641.
目前从全球来看,高水平小儿心脏中心大动脉调转术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已经下降到2%~3%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经济相对落后、平均文化水平不高、卫生医疗条件不均衡等,就诊超龄患者明显偏多,多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而且此类患者多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对于术后监护要求更高。
大动脉调转术是当前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者的标准术式。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如今,这种术式已在我国开展了十余年。这种术式操作复杂、精细,患者术前术后病理生理改变巨大,对麻醉、体外循环以及术后监护等要求均较高。
0001
相关推荐
三分之一糖尿病患者并存心血管病!13国研究
7月27日,覆盖全球五大洲13个国家近万名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CAPTURE研究结果发表。该研究表明,2019年,每3个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1人有心血管病。然而,在这些已有心血管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仅两成使用已被证实有心血管获益的两大类新型降糖药物,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烟民心梗后室壁瘤风险升高?
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0%~38%。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白明等在本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吸烟的心梗患者发生室壁瘤的风险增加1.3倍。作者认为,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增强,从而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加大心肌梗死和室壁瘤发生的危险。苏唏等曾报道了11例冠脉正常的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这些患者均有大量吸烟史,吸烟量平均47支。治疗阵发性房颤,冷冻消融长期效果优于药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
房颤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持续性房颤与血栓栓塞和心衰风险增加相关。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EARLY-AF研究最新分析显示,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导管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能降低持续性房颤或复发性房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研究纳入30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其中154例接受冷冻球囊消融术,149例药物治疗。使用植入式心脏设备持续监测心律。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2:14:14
0000有脂肪肝,该评估饮酒和糖尿病!美国肝病研究协会指导文件
近期,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发布临床实践指导文件,建议2型糖尿病、病态肥胖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高危人群筛查晚期肝纤维化。该文件还针对脂肪肝患者的干预策略给予了建议。有脂肪肝,应定期评估饮酒专家组建议,脂肪肝患者应定期评估饮酒量。有临床意义的肝纤维化患者,应彻底戒酒。戒酒,尤其对于中重度饮酒患者,可能会降低肝纤维化进展和肝脏及肝外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0:57:07
0000剑桥大学等研究称,常蒸桑拿降低脑卒中风险
近日,一项发表在Neurology的15年随访研究显示,多蒸桑拿能显著降低卒中风险。这项研究也是该领域首个前瞻性大样本研究。研究显示,与每周蒸1次桑拿相比,若每周蒸2~3次,就会降低14%的卒中风险;若每周蒸个4~7次桑拿,则降低61%的卒中风险。而且在考虑了年龄、性别、糖尿病、体重指数、血脂水平、饮酒、体力活动和社会经济地位状况等,蒸桑拿还是有助于预防卒中的。而且,预防力度“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