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等公布ISCAP研究亚组分析(急性心梗多支病变一次性干预安全)
主要终点为围术期心梗发生率(术后心肌标志物>5倍正常上限;当基线心肌标志物升高时,术后心肌标志物>5倍基线水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既往研究显示,支架长度是围术期心肌梗死的独立的预测因子。因此,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分次介入治疗可能减少围PCI期心肌损伤的风险和程度。
由霍勇、葛均波、韩雅玲、陈纪言等领衔的ISCAP研究,其最新亚组分析显示,对于这类患者,与单支血管干预相比,一次性多支血管介入治疗并不显著增加围术期心肌梗死风险。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多支血管干预者较少采用直接支架植入策略(5.68% vs 12.41%,P=0.002)且有更多的患者接受后扩张治疗(73.3% vs 66.59%,P=0.044)。
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目前指南推荐在直接PCI时仅处理罪犯血管,但对于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非ST段抬高且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是进行一次性完全血运重建,还是分次介入治疗?
来源:CSC&OCC2015
这项分析中共纳入ISCAP研究中774例多支血管病变(≥2支血管存在>50%狭窄的病变)患者,其中422例患者接受单支血管干预,352例接受了多支血管介入治疗。其中,多支血管介入组患者既往PCI者较少,平均支架个数[(2.82±1.05)vs (1.62±0.8),P<0.0001]及总支架长度[(69.88±31.19)vs (41.61±23.92),P<0.0001]均显著增加。
ISCAP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强化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术前80 mg/d×2天)与常规他汀治疗对接受PCI治疗的非ST段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研究。
在这项亚组分析中,研究者发现,相比接受多支血管干预组,虽然单支血管干预组围PCI期心梗发生率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18.01% vs 23.58%,P=0.056)。即使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支架总长度等因素,多支血管干预围PCI期心梗风险未增加。
他汀或保肝!170余万人研究
但6月26日,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包含170余万人的队列研究提示,吃他汀,反而有预防肝病的作用。该研究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TriNetX队列、PMBB队列三个队列,经匹配后共纳入178万余人,平均年龄55~61岁。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科研实力大比拼:阜外暂时领先
如果谈到全国最好的心血管病医院,那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莫属。但两家医院的心血管病科研实力比较起来怎么样?最近一篇文章对两院在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发表文章:阜外多,但安贞增长快“十二五”期间,阜外医院共发表论文892篇,北京安贞医院为765篇,前者为后者的1.2倍。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4:30:590000黄峻等研究称:我国心衰患者每人年均花费2.9万,住院费用占66%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峻教授等报告,根据2014年国家医保数据库资料分析,我国每名心衰患者每年平均治疗费用约为2.9万元,心衰的治疗费用主要花在住院上,住院治疗费用占66%,药物费用占每年医疗费用的8.2%。省级城市的心衰治疗费用比地市级或其他城市高得多。【ESC2019】韩国50万人研究:有心血管病者更应该活动
近期,ESC上发布的一项对近50万人的韩国研究发现,有心血管病的人比健康人从身体活动中获益更多,该研究同期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图有、无心血管疾病者,体力活动与死亡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中,在6年的随访期间,不管有或没有心血管疾病,增加体力活动均可以降低死亡风险。但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每增加500MET-min/周,死亡风险降低14%,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则仅降低7%。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3:01:410000JACC研究称,早产或为心衰的危险因素
近期,JACC发表的瑞典国家注册研究267万青少年的随访数据显示,早产儿较足月儿更易在青少年时期发生心衰,生的越早,风险越大。随访34.8百万人年,有501例新发心衰,其中305例是发生在无任何先心病的青少年中。新发心衰发生率为0.88/10万人年。早期心衰发病有两个高峰,<5岁和成年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