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等公布ISCAP研究亚组分析(急性心梗多支病变一次性干预安全)
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目前指南推荐在直接PCI时仅处理罪犯血管,但对于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非ST段抬高且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是进行一次性完全血运重建,还是分次介入治疗?
来源:CSC&OCC2015
在这项亚组分析中,研究者发现,相比接受多支血管干预组,虽然单支血管干预组围PCI期心梗发生率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18.01% vs 23.58%,P=0.056)。即使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支架总长度等因素,多支血管干预围PCI期心梗风险未增加。
由霍勇、葛均波、韩雅玲、陈纪言等领衔的ISCAP研究,其最新亚组分析显示,对于这类患者,与单支血管干预相比,一次性多支血管介入治疗并不显著增加围术期心肌梗死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多支血管干预者较少采用直接支架植入策略(5.68% vs 12.41%,P=0.002)且有更多的患者接受后扩张治疗(73.3% vs 66.59%,P=0.044)。
ISCAP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强化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术前80 mg/d×2天)与常规他汀治疗对接受PCI治疗的非ST段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研究。
这项分析中共纳入ISCAP研究中774例多支血管病变(≥2支血管存在>50%狭窄的病变)患者,其中422例患者接受单支血管干预,352例接受了多支血管介入治疗。其中,多支血管介入组患者既往PCI者较少,平均支架个数[(2.82±1.05)vs (1.62±0.8),P<0.0001]及总支架长度[(69.88±31.19)vs (41.61±23.92),P<0.0001]均显著增加。
既往研究显示,支架长度是围术期心肌梗死的独立的预测因子。因此,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分次介入治疗可能减少围PCI期心肌损伤的风险和程度。
主要终点为围术期心梗发生率(术后心肌标志物>5倍正常上限;当基线心肌标志物升高时,术后心肌标志物>5倍基线水平)。
一顿大鱼大肉就会影响肝功能
一项研究发现,一顿高脂肪餐可立即改变肝功能,使身体承担风险。研究人员让14个健康、体重正常的年轻人吃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含量相当于八片香肠比萨饼或芝士汉堡与薯条。这种“脂肪负荷”导致肝脏产生70%的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降低了胰岛素敏感性。高脂肪餐也使肝细胞负担加重,增加肝脏疾病风险。此外,与脂肪相比,饱和脂肪降低了肝脏储存葡萄糖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可能会促进脂肪肝疾病,”作者说。农村是脑卒中重灾区!2019中国脑卒中报告发布
近日,2019中国脑卒中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脑卒中仍为我国人群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首因,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以及改善院内医疗质量是未来需要加强的重点工作。脑卒中仍是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因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49.49/10万,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造成157万人死亡。农村仍是重灾区,乡村居民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居民。杨进刚阜外2023-09-09 08:35:10
0000阜外医院研究称,原醛诊断试验前钠盐摄入应标准化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了,日常饮食盐摄入对确诊试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和盐水负荷试验(SIT)影响如何?近日,阜外医院马文君、包宁等进行的研究提示,进行这两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试验前应标准化钠盐摄入而非单纯不限制钠盐摄入。重复测血压,隔30秒就行!美国研究
目前指南建议,诊室在采用自动血压计重复测量血压时,应间隔1~2分钟。9月7日,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用自动血压计间隔30秒重复测血压时,得出的血压数值与间隔60秒时一样准确、可靠。因此,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结果支持缩短自动血压计重复测血压的时间间隔,这将会让临床实践中自动血压计的应用更加可行。【12省4万余中小学生调查】六成中小学生在校接触阳光时间≤2小时
近期,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陶芳标等对全国12省4万余中小学生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每日平均沐浴阳光时间较少。这项研究显示,中小学生每日平均阳光沐浴时间为2.49h和3.22h,周末和在校学习日有所不同。其中在学习日和周末,分别有60.81%和44%的学生每天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平均不到2小时,或刚刚达到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