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脑卒中重灾区(2019中国脑卒中报告发布)
其中,2017年每10万人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较之1990年增加了14.6%,从1990年的第三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一位。
脑卒中患病率随增龄而上升,在≥50岁人群最为显著。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45.1/10万人年,平均发病年龄为66.4岁,其中男性为65.5岁,女性为67.6岁。
脑卒中住院患者医保类型中,城镇居民医保覆盖35.3%,城镇职工医保覆盖2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16.3%,其他类型覆盖25.2%。
脑卒中仍是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因
报告指出,脑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虽有所回落,但每年绝对死亡人数仍在增长。其中人口老龄化是重要因素。
报告指出,吸烟、饮酒、吃得过咸、蔬菜水果吃得较少等生活行为因素,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和房颤等均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住院患者平均66岁,脑梗死占82%,高海拔地区脑出血比例高
图3 2018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显示不同省级行政区住院脑卒中患者不同类型占比
来自2018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在2018年1853家三甲医院收治了301万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比分别为81.9%、14.9%和 3.2%。
如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5.2%,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5.8%,糖尿病患病率为10.9%,肥胖患病率达11.9%,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4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为2.31%。
这份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0多个行业和国家级数据库,其中涉及脑卒中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国家脑卒中登记等注册研究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院质量监测系统等行政管理数据库。
图2 2013年国家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不同性别年龄特异性脑卒中患病率
其中,3.5小时到院和无溶栓禁忌证的脑梗死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比例为24%;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出院时使用抗凝药物的比例为43.8%;所有住院脑梗死患者人群中行动脉内机械取栓术比例为28.1%。
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49.49/10万,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造成157万人死亡。
这份报告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联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卒中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全球神经科学与卒中协作会等机构共同撰写。刊发在中国本土国际期刊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上。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脑卒中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近60%为男性。中位住院时间为 10天,其中脑梗死患者为 10天、脑出血患者为14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12天。
来源:Wang YJ, Li ZX, Gu HQ, et al. China Stroke Statistics 2019: A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care Quality Management in Neurological Diseases, China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 the 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Institute for Global Neuroscience and Stroke Collaborations. Stroke Vasc Neurol. 2020 Aug 21
值得警惕的是,近些年来脑卒中危险因素居高不下。

报告还显示,脑卒中已成为造成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位原因。
住院脑卒中患者最常见院内并发症是肺炎/肺部感染,其中脑梗死患者合并肺炎/肺部感染的比例为10.1%,脑出血患者为31.4%,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25.2%。
脑卒中所致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数和DALY率,2017年也分别较1990年增加了 46.8%和24.4%。2017年,脑卒中所致疾病负担已居首位。
3.5小时到院溶栓患者比例为24%
报告还显示,高海拔地区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的比例更高,如西藏自治区脑出血所占比例为61.3%,青海省为44.2%,贵州省为35%。
高血压和吸烟:脑卒中幸存患者最常见危险因素

报告首次报道了综合医院儿童青少年(<18岁)脑卒中收治现状,其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比分别为 0.1%、0.6%和1.4%。
其中,高血压和吸烟尤其突出。在脑卒中幸存患者中,有63.0%~84.2%有高血压,31.7%~47.6%为烟民。其次是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比例相对较低为2.7%~7.4%。

脑卒中住院患者院内死亡/非医嘱离院的比例为8.3%,其中脑梗死患者院内死亡/非医嘱离院的比例为5.8%、脑出血患者为19.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19.4%。
图1 2018年全国死亡监测系统显示的城乡地区不同性别人群脑血管病粗死亡率
男性和女性脑卒中年龄标化患病率无差异,但除了20~39岁这一年龄段,年龄特异性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在治疗方面,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患者遵循指南治疗的指标综合执行率分别为0.77±0.21,0.72±0.28 和 0.59±0.32。
近日,2019中国脑卒中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脑卒中仍为我国人群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首因,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以及改善院内医疗质量是未来需要加强的重点工作。
农村仍是重灾区,乡村居民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居民。
保护性球囊可预防边支闭塞!阜外医院刘海波等研究
边支闭塞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并发症,总是防不胜防。阜外医院刘海波等研究表明,保护性球囊扩张技术可有效预防非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的边支闭塞,在12个月的随访中具有良好的疗效。连续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保护性球囊扩张组173例,jailed导丝技术组167例。随访12个月。两组分别有1例患者(0.6%)和9例患者(5.4%)出现边支闭塞。2018 ESC 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临床实践指导(第八部分):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
9.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9.1欧洲心脏病学会反射性晕厥患者的信息表此表是为已经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以及亲属和护理人员)编写的,旨在阐述其诊断和治疗。什么是晕厥?晕厥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失去意识的几种情形之一,通常,晕厥的意识丧失只有一到两分钟。晕厥是由大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随后大脑停止工作,人失去知觉并摔倒,醒后也并不知道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5:26:53
0000高润霖CPACS-3研究称,周末和夜间就诊的心梗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
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了“周末效应”,所谓的周末效应就是指非工作时间入院死亡风险增加。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武阳丰教授等在全国99家二级医院进行的研究也证实,周末和夜间就诊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死亡率会增加1.3%,但校正混淆因素后,没有统计学差异。龙生龙,凤生凤:孩子肥胖有35%~40%遗传自父母
有的孩子似乎喝凉水也会长肉,除了饮食因素,还有什么在作怪?近期,英国学者通过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万儿童进行研究发现,遗传的作用不小,孩子胖瘦有35%~40%遗传自父母。此外,对于肥胖儿童,如果有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来自父母的影响更是增至55%~60%。研究也显示,这种体重的代际遗传比较恒定,平均有20%来自父亲,20%来自母亲。“好胆固醇”大幅降低,有危险!浙大公卫学院研究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所谓的“好胆固醇”,过低或过高水平,或大幅降低,均会增加特定原因死亡风险。研究者认为,监测HDL-C或有助于识别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研究显示,HDL-C与非意外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非线性关联。与中等水平HDL-C(1.4~1.6mmol/L)相比,HDL-C<1mmol/L会增加13%的非意外死亡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18 14:07:3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