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88

伪嗜铬细胞瘤(严重发作性高血压的玄外之音)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3:30:580

曹邦明指出,伪嗜铬细胞瘤的诊治应属于行为医学的范畴,认知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联合β、α1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精神药理学治疗有效。

来源:曹邦明. 伪嗜铬细胞瘤诊断与治疗. 中国循环杂志. 2015;30:822-824.

曹邦明认为,伪嗜铬细胞瘤的起源及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与心理学因素的相关性往往被忽视,源于症状发作主要表现在血液动力学及躯体症状的变化,而不是情绪悲伤、惊恐、紧张。大部分患者承认曾受虐待或历经创伤,但自称心理未受到影响。

Yehonatan Sharabi等报道70%的伪嗜铬细胞瘤具有嗜铬细胞瘤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三联症,即心悸、头痛、出汗。当然,也有很多种疾病酷似伪嗜铬细胞瘤,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鉴别诊断。见下表。

伪嗜铬细胞瘤是由Kuchel在1981年提出,用于描述肾上腺功能亢进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通常由情感诱发,血清共轭儿茶酚胺水平较低。1999年,Mann使用伪嗜铬细胞瘤描述没有儿茶酚胺过度分泌的发作性高血压。

他认为,伪嗜铬细胞瘤的心理学起源可能起始于并不被察觉的诸如抑制等防御性的潜意识。许多创伤与灾难的幸存者早期经历严重的情绪刺激,终于成功抑制了创伤相关的不利情绪,然而这种被抑制的情感并未从潜意识中根除,由此可能导致难以解释的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及阵发性血压升高。

临床上常见到这样一类病人,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经检查又排除了。这些人的特点是,其发作可能与情感相关,包括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特别的讲,严重的发作性高血压,不易解释的发作性高血压症候群,无儿茶酚胺生化指标升高。江苏大学附属徐州医院高血压科曹邦明指出,这种排除嗜铬细胞瘤及类似嗜铬细胞瘤的情况称为伪嗜铬细胞瘤。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