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慢的人可能房颤风险高
该研究一共纳入ONTARGET研究和TRANSCEND研究中的27 064例心血管病高危受试者。
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心率减慢或者收缩压升高都与新发房颤有关,收缩压或心率波动大也同样会导致房颤发生风险增加。
来源:Bohm M, Schumacher H, Linz D, et al. Low restingheart rates are associated with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vascular disease: results of the ONTARGET/TRANSCEND studies. J Intern Med.2015;278(3):303-12.
现有研究表明,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病的危险信号,与很多心血管事件有关。实际上,心率较慢也不一定是好事。
校正混杂因素后,收缩压以及收缩压变化与新发房颤无关,但心率减慢以及心率波动大都与房颤有关。在没有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人群中,心率减慢的害处尤其明显。心率慢的心血管病高危者如果心率波动大或者收缩压升高,新发房颤风险尤其高。
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近期,德国研究者对ONTARGET研究和TRANSCEND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对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来说,心率慢(<60次/分)是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率波动大、收缩压升高会进一步增加新发房颤的风险。
0000
相关推荐
欧洲心脏杂志研究称:肥胖与主动脉瓣狭窄、心衰、深静脉血栓关系最紧密
众所周知,超重或肥胖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近期,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Biobank)的一项孟德尔随机研究证实,超重或肥胖、体脂过多与多种心血管病有关,其中与主动脉瓣狭窄的关联最为紧密。该研究显示,体重指数与8种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关联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主动脉瓣狭窄、心衰、深静脉血栓形成、高血压、外周动脉疾病、冠心病、房颤、肺栓塞。中国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公布,适合我国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
近期,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表了《75岁以上老年抗栓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指出,75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约1/3罹患心肌梗死和2/3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超过75岁。该共识通过总结临床研究结果并引入新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提出适合我国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评价体系和抗栓建议。针对75岁以上人群,该共识的主要建议如下:1、阿司匹林心功能异常者,要特别注意防护空气污染!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团队在环境领域期刊发表研究,发现室外空气污染越严重,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特别是重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病风险就越大。王增武指出,空气污染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一个公认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加深了对室外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心血管健康的认识。心血管介入治疗的里程碑!阜外医院潘湘斌完全可降解室缺封堵器述评
2022年,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MemoSorb封堵器上市,该封堵器是全球首款完全可吸收封堵器,用于治疗室间隔缺损(室缺)。随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潘湘斌团队凭借我国原创单纯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技术,顺利完成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系统在国内上市后的全球首植!杨进刚阜外2023-09-30 12:06:22
0000炎症学说开创者Peter Libby提出精准诊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根据炎症和影像学可分四种类型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学说的开创者PeterLibby最近在Circualtion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Libby认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疗要“精准化”,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机制方面考虑,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炎症、斑块侵蚀和痉挛或微血管病变。并据此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为四种类型:(1)炎症斑块破裂型;(2)无炎症斑块破裂型;(3)斑块侵蚀型;(4)痉挛和微血管病变型。杨进刚阜外2023-08-11 14:01:0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