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阴阳之实体大性,阴静阳躁)
二、阴性本静
丹青之明审曰静,五色疏密有章,虽绚烂而无淟涊。丹青为五色(青、丹、黅、素、玄)之二,丹砂和青雘这两种矿物性绘画颜料,此其他植物性颜料绘画颜料更不易褪色,故有“丹青不渝”之说,又因丹册多记勋,青册多记事,故又有“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静”之本义为矿物性丹青颜料与时间相争而历久弥存不褪色,由此引申之,则“阴静”之本义当为阴气之本性为保持某种相对稳定状态而持留之之义。
参详完阴阳之大道、大用、大本、大体之后,接下来将继续参详阴阳之大性。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才是相对的,静由动而来又向动而去,例如手中抛物向上,上至极点,动能转化为势能至极那一刻,上升速度为零将坠未坠的那一瞬间,即是“静”,静止实际是两种力量的静持,如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中的“相持”阶段,“争”字的甲骨文之会意即是如此。
一阴一阳往来不息之谓大道,阴阳皆不能独存,有此则必有彼,有彼则必有此,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故阴阳之间亦必有交互之大性,是以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之谓。
一、何以先言阴静后言阳躁
云、日皆附丽于天,《素问·生气通天论》黄帝讲:“天运当以日光明。”太虚元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包地外,天为太虚大气,《素问·五运行大论》岐伯讲:“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日为阳精,天先成而日后定,天运以日光明,日未生之先,天本性黑暗(天色玄),从这个角度讲,天道早于日道,天本性黑暗而日本性光明,黑暗则为阴,光明则为阳,是以言阴阳而不言阳阴。
总之,“阴静阳躁”讲的是阴阳各自之本性,阴性静持,阳性躁动,此为阴阳实体之大性,至于阴阳交互之大性,当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下篇推文参详之。
本篇推文将先参详阴阳实体之大性,下篇推文再参详阴阳交互之大性。
“躁”有动甚、动疾之义,由此引申之,则“阳躁”之本义当为阳气之本性为动而不息之义。
阴性本静,阳性本躁,躁即动,静躁对举,如老子《道德经》讲“静为躁根”,《管子·心术》讲“躁者不静。”晋代张华《答何劭》诗云:“明闇信异姿,静躁亦殊形。”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讲:“”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宋代释智圆《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诗云“静躁各所好,是非安能辨。”
万物皆有其本质之性,故阴阳作为大体亦必各有其实体之大性,是以有“阴静阳躁”之谓。
从隐显的角度讲,《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讲:“阴阳不测之谓神。”本篇大论黄帝讲:“阴阳者……神明之府也。”太虚元气涡旋而内生二气,二气不测而神则隐晦,二气昭明则彰显,隐晦为阴,彰显为阳,是以言阴阳而不言阳阴。
先附录原文如下:
静由青和争合体而成,“青”为东方春色,如山东有“青州”之谓,“争”会意为方向相反的两只手在互不相让地抢夺一件曲形物。
由此两角度,是以知“阴静阳躁”何以先言阴静而后言阳躁,同理可知,老子何以言“万物负阴而抱阳”之阴先阳后,又何以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之知雄白之显而守雌黑之隐。
三、阳性本躁
从这个意义上说,“静”之本义当为丹砂和青雘这两种矿物性颜料用于书写和绘画时,其丹青之色与时间相争能保持其本色而历久不褪。
综上可知,“阴静”必须联系“阳躁”方可理解,虽然从生成论、隐显论的角度必须讲阴先而阳后(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者不测之谓神),但一旦涉及阴阳共存的关系论时则必须进行关联式的理解,阴乃相对于阳而言,静乃相对于躁而言,“阴静”之“静”的本义也是从关联于阳气之生气青色和长气丹色的角度来进行构字造形的。
“动”(动)字本字为“童仆”之“童”,后加意旁“辵(chuò)”,以“童”为声,意为僮仆每日不停奔走往来为主人服役之状,后又演化为以“重”为声,以“力”为意。
同理,“静”字之“青”旁假如不如上青下丹之色,而独取草生之“青”色,亦是草木以生气、阳气为本之义,草木之春色,春色不常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一岁之基,春不耕种则秋收无望,秋收无望则社会动荡,社会动荡则躁而不静,是以老子谓“静为躁根”,不静则易躁。

矿物性原料一般都不易褪色,五色用事,何以“静”字独取丹、青二色而不取黅、素、玄三色?在于生物以阳气为本,《素问·生气通天论》黄帝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丹青之色用事时,正是阳气用事时,以一年为纪而言之,春青而夏丹,以一日为纪为言之,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既然为生物,则要善于养生、养长,生、长之色为青,为丹,是以“静”字取上青下丹二色以与时间相争以求历久弥新之道。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关键是要理解“静”字之“争”所争的“青”到底什么意思。
从阴阳之本字“侌昜”的字解来看(请点击参看推文:ε02解字阴阳),阴阳皆相关于日光,今云蔽日则为侌,云开日出则为昜。
鸟儿在枝头来回跳动不已,呱噪不停,不得片刻安静,是为“躁”之本义,后又引申为躁狂、躁动、急躁、烦躁、焦躁、骄躁等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岐伯讲:“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素问·》黄帝讲:“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灵枢·禁服》中黄帝论人迎与寸口脉动之数彼此有一倍而躁、二倍而躁、三倍而躁等不同情况。
“躁”字之“足”相关于“动”字行走之“辵”,其右之“喿”为一只或众多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呱噪个不停,足与喿合体之“躁”,不像蝉儿趴在树枝上那样一动不动地不停鸣叫,而是意为鸟儿在枝头间跳来跳去的同时又叽叽喳喳地呱噪个不停。
今云蔽日为阴(阴),阴之本性何以为“静”?
“青”字上为“生”,代表春绿或春青之色,下为“丹”字,代表夏红或夏丹之色,“丹青”之色是古代陶绘或绘画中常用的两者颜色,是以“丹青”成为绘画艺术和画家的代称,许慎《说文解字》解曰:“静,审(審)也。从青争声。”徐锴注曰:“丹青,明审也。”段玉裁注曰:“宷也……采色详宷得其宜谓之静。考工记言画缋之事是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人心宷度得宜,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宷古同審(审)。画缋之事,五色疏密有章,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垢浊),曰静;人心审度得宜,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道理虽如是,但依然不能令人理解如此何以谓之静。虽然如此,其中的对比性思路对我们理解“静”字之本义却颇具启发性。
“静”字本义似为生物争艳斗妍于春,争则不静,青和争合体怎么会有“静”义呢?如闲花野草漫争春、花柳争春别有亭、砌下红紫争春妍、幽兰直与梅争春、纷纷蝶争春、笑看草木争春妍等。
无论是阴阳对举、一阴一阳之谓道,还是阴阳不测之谓神,皆是阴先而阳后,“阴静阳躁”亦不例外,何以如此呢?
丹青之色与时间相争,能保持其颜色不变相当长的历史时间,譬如距今约4000多年的陶寺尧都遗址出土的扁壶上的两个朱砂书写符号(文、昜),虽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但其丹色依旧鲜艳。
肌肉并非男人们的专利,黄种女人也可站在舞台之上赢得荣耀
肌肉并非男人们的专利,黄种女人也可站在舞台之上赢得荣耀!获得女子健美冠军的他让自己的男友越来越爱她,越来越喜欢她的形体和因为健身而散发出来的气质!爱健身的女人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也因此获得了更加甜蜜的爱情!健康号2023-07-15 12:59:070000痛风有多痛?53岁男子被活活疼死!医生:这些食物再吃,命不久矣
据《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尿酸血症患者数高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更是超过8000万人,并且还在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一旦被确诊为痛风,就必须做好痛风伴随自己一生的准备。可能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痛风的痛。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比喻:痛风时就像恶魔不停地撕咬你的十指。健康号2023-04-25 14:52:210000正月初九天公生,天日“食2物忌1事”老传统别丢,日子越过越顺
导语:大年初九,“天日”这5件大事要做,家有孩子逢考必过,金榜题名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正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天公生日”。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他是统领三界内外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古人认为九在数目中表示多数,最多,最大,因此为上。又称这天是“天日”,必须隆重庆祝。健康号2023-05-27 09:44:170000高效率的健身方式,不仅需要动作多重化,角度更加重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身材,有一个好身材强壮的身体可以说着一生都会十分的幸福,为此很多人也是去了健身房,但是大多数的人都会坚持不下来,最主要的还是健身太累了,并且很多时间后也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收益。很多人都觉得是自己的健身方式不对,也有人会认为是时间太短了,其实想要高效率的健身,不仅仅是需要多重动作的训练,更重要的还是健身的角度,要知道这个因素也是导致自己的肌肉不增长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健康号2023-06-11 03:38: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