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有多痛(53岁男子被活活疼死,医生,这些食物再吃,命不久矣)

先看这份痛风地图:
导致痛风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而我们能够做出改变的,就是可控因素。
可能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痛风的痛。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比喻:
首先,痛风的病人不适合剧烈运动,因为不合理的运动反而会诱发痛风;其次,规律、适度的运动可以降低痛风的发作次数,血尿酸高的人应该坚持适量的运动!
有的人虽然不喝可乐不喝酒不抽烟,但就喜欢喝蹄花汤、酸萝卜老鸭汤、海带排骨汤、虫草花鲜鸡汤…不要以为自己熬的这些汤就健康得很,其实汤里面的嘌呤高得吓死人!

发病时的关节疼痛多出现在半夜,可能持续2-4小时。
再看看川渝地区,痛风人群一样很多,堪称内陆之最!为什么?因为火锅!
所以,为了自己身体的长久健康,请一定要注意合理膳食!
据《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尿酸血症患者数高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更是超过8000万人,并且还在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
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成分。DNA大家都很熟悉吧,就是拷贝了我们很多遗传基因代码的一个载体。
因此,赵师傅并没有过度在意医生的叮嘱。依旧我行我素抽烟、喝酒、大鱼大肉。虽然痛风偶有发作,但每次发作时在吃完一点止痛药后,病情又有所缓解,这让赵师傅更加有恃无恐。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据《生命时报》报道,来自江西的赵师傅今年53岁。对于一个拥有20年痛风病龄的患者而言,痛风这件事自己已经习以为常了。
一旦被确诊为痛风,就必须做好痛风伴随自己一生的准备。
这些饮食习惯,回到30年前,绝对是非常好的习惯。因为当时中国人蛋白质和脂肪摄入明显不足,可以通过煲汤、吃海鲜和动物内脏的方式,丰富人体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2.性别:女性一般在50岁之前不会发生痛风,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发病率增加。
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来说,痛风一般是由于单钠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和嘌呤代谢紊乱以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有关联。
1、戒酒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但是,现在不同了,这些好的饮食方式也变得没有那么好,甚至带来严重的问题。
所以高尿酸血症、痛风间歇期、痛风慢性期这三类患者是不适合喝各种肉汤的。把里面的肉捞来吃了就是,至于汤嘛,就给那些不肥尿酸又不高的人喝嘛…
7.低温环境:尿酸盐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更容易析出为晶体,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炎发作。这也是痛风容易在夜间发作的原因之一。
3.肥胖:肥胖会导致尿酸浓度上升,诱发痛风。
可控因素:
3、戒烟

当然,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展为痛风的可能性就越大。还有一部分人在确诊为痛风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症状,但查血就是血尿酸偏高,这段时期是属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近年来中国人的痛风患病率还有增长的趋势:根据上海、山东、汕头等地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平均每1万人中有114人患有痛风。
因为不管啥子酒,里面都有乙醇,乙醇代谢不仅可以让乳酸浓度增高而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还可促进嘌呤分解让尿酸升高。


人体每天新陈代谢,细胞有的生,有的死,新生细胞里的DNA合成,就少不了嘌呤。
虽说痛风与血尿酸有很大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痛风就是由高导致的,也不是说血尿酸高就一定会有痛风。
-Dr.X-

每个细胞就是一台发动机,都需要能量啊,每天不断地消耗ATP,释放出来的就有嘌呤。
从地图中我们能看到广东的痛风人群已经远远高于其余地区。导致高尿酸、痛风的几大原因之一就有饮食,可以看到沿海地区颜色普遍深于内陆地区:因为海鲜。
痛风时就像恶魔不停地撕咬你的十指。

都吃海鲜,为什么广东痛风人群就比别的地方多?因为煲汤!
看看我们平时吃的「痛风食物」嘌呤含量到底是多少?

痛风的症状通常是多样的,比较常见的有较为急剧的刺激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在脚拇趾基部的跖趾关节,而膝盖、脚踝、手指关节等部位也可能出现症状。表现为关节红、软、热和浮肿,还可能在耳廓等软组织形成痛风石。
2016年的痛风诊疗指南说了,抽烟的人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35%。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每天都会自然产生很多嘌呤,经过肝脏的处理,嘌呤就变成了尿酸。
1.饮酒:酒精饮料中含有嘌呤,会增加引起痛风的风险。其中啤酒和黄酒的嘌呤含量远远高于其他酒精饮料,相对于其他酒类有更高的致病风险。
近来还有研究指出高糖(如碳酸饮料及果糖)也会导致痛风。而维生素C,咖啡和奶制品则可能对阻止痛风的发生有所帮助。
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赵师傅肾脏功能急剧下降,并出现高钾症。虽然全力抢救,但依旧没能挽留住赵师傅的生命。
其他疾病: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有可能诱发痛风。

4.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尿酸排泄,但剧烈运动却会导致尿酸浓度上升,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2.饮食习惯:高嘌呤食物会导致患痛风风险升高,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鲜鱼卵、浓汤肉汁等。

2、喝水
最近这些年,我们的生活水平在直线提高,由此痛风也开始出现低龄化趋势。
终于有一天,赵师傅痛风再次发作,并不省人事。在医院,医生看到赵师傅的尿酸一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高达820μmol/L。

看清楚了,我们不是喊的戒啤酒!而是说的戒酒,管它白酒红酒黄酒泡酒,啥子酒都要戒!
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
一个细胞诞生了,人体就会把长得标致的嘌呤选出来,送去给细胞做DNA使用。那么细胞死了呢?人体就会将这些去世的细胞分解掉,细胞一分解,嘌呤就出来了。
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以男性居多(95%)。而有原发性痛风风险性的男性,一般会先表现为高尿酸血症。
5、不能喝汤!

6.精神因素:精神压力增大及疲劳过度都也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造成尿酸的代谢异常,使尿酸浓度上升,诱发痛风。
心肾功能正常的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人,需要维持体内的水分,所以要多喝水,每天大概喝2000ml的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维持每日尿量在2000~3000 ml。

5.尿酸浓度:体内水分缺乏会导致尿酸浓度过高,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不可控因素:

4、适当运动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
可能看完这个案例,大家还是无法体会到痛风的痛苦。痛风,俗称「白虎历节」,意思就是发作时就像白虎在撕咬自己的关节一样。
3.家族病史:有痛风家族病史的人,患病率较高。
《学会看病》作者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因为嘌呤是水溶性的,高温下水溶性加强,炖汤就把各种肉里的嘌呤都溶解进去了,你说你喝一碗汤不就等于直接把嘌呤喝进去了啊?
1.年龄:痛风一般在40岁之后发病,且随着年龄增加,患痛风的风险也会上升。
新冠的战争,第一场已经输了,第二场,我们怎么打?
随着疫情的反复,对于疫苗接种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赶紧去打,避免感染,疫情越反复他越要去打。还有一种人认为打了疫苗还感染,疫苗无用,不用去打,疫情越重他越不打。首先要告诉大家两个事实:1、打了疫苗也是完全有可能感染的!如果病毒不断变异,疫苗的有效率只会越来越低。2、就算病毒不变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打了疫苗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产生有效抗体的!健康号2023-04-24 13:56:300000立秋后,鸡鸭鱼肉靠边站,用它包饺子特香,营养美味,别不懂吃
导语:立秋后,鸡肉、鸭肉靠边站,用它包饺子吃,鲜嫩多汁,不懂吃真可惜!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俗话说的好:秋天贴秋膘,是为了冬天的寒冷做准备的,冬天天气寒冷,秋天吃的营养,让身体长得肥胖一些,可以抵寒保暖,冬天才会感觉不到冷。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吃一些味厚的美食佳肴,我们的首选就是“吃肉”,以肉贴膘,那么吃什么肉既营养又能够充分地贴秋膘呢?今天我就给家人安排了一顿羊肉馅的饺子!健康号2023-05-24 20:39:280000小天后邓紫棋的瘦身秘诀,小身材展现大能量,你想变得瘦美吗?
邓紫棋最近的歌曲是相当受欢迎的,不仅由于悦耳的歌曲而被各大视频平台制作成小视频的配乐,而且在节目中的表现也是非常不错,个子虽然略显瘦小但气质和身材都是非常完美的。健康号2023-06-11 22:18:430000女子发烧、咳嗽,自以为感染,直到躺进ICU才发现无知更可怕
瘟毒可治,心病难医。患者女,48岁,被送到医院时大小便失禁、行为怪癖、嘴上一直重复着“我是不是感染了...”。她怎么也没想到,新冠没有打倒她,反而是自己的无知与恐慌害了自己。患者住在北方某城市,平时在一家超市做营业员。疫情这三年,她的感触最为深刻,每每疫情严重时,自己所在的超市要么是经历“大抢购”,要么就是“封控”。可能是经历了太多,多多少少有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健康号2023-04-23 16:39:280001完美刻画腿部肌肉线条?快看看这2块小肌肉你练了吗?
在最近的多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许多关于腿部肌肉的锻炼。细数一下,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肌肉......嗯,好像整个腿部,从大腿到小腿,前部和后部都涉及到了!那么,只要锻炼好这些肌肉,腿部肌肉线条的雕刻就可以尽善尽美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还有两块小肌肉你必须了解,就是大腿内收肌和外展肌。健康号2023-06-25 04:59: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