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3

望气色的常与变

健康号2023-05-12 19:37:380

如果朋友们去看中医,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就是看医生对你身体的了解程度,了解的越多,疗效当然也越好,就会靠谱一些,否则就像刮彩票一样看运气,实在是在拿健康去赌,不可取。

我们不难发现中医的一些评判标准非常难以把握,就好比舌苔,正常的是淡红舌薄白苔,脉象正常是从容和缓,这就很难了,哪有像现代医学一样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

这里和西医不同,西医里的各项化验指标都是有个正常范围,是基于统计学的数据,一旦超出范围,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人们越来越认可这些箭头该给人的直观感受,而不是耐心的听医生去分析(当然也很少会去分析的)。

和脉象一样,随四季而变,夏稍赤,秋稍白,冬稍黑,长夏稍黄。其色随四季变化而略有不同,称之为客色,这其实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应用,在临床中人们很容易忽略外在的这些因素。

观色之变,需要有非常敏锐的感知力,情绪也会影响人的肤色,易怒之人皮肤之下常有暗红之色,肝郁气滞之人,皮肤呈现局部或者弥漫的暗黄色,甚至有黄斑,肾病之人,尤其是病久之人,皮肤那种黯黑是很难祛除的,等等。

中医能做到统一的只有理论体系,比如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即便如此每个人理解都有偏差,以至于临床上很多奇葩的事情发生。

仅仅通过观察气色的变化就能大致判断病情,包括服药之后病情的变化,病势的进退,都可以通过气色的变化进行评估。

这个理论基础也是中医的理论,每个人都有常色,就是常道的常,为健康的色泽。表现为明润含蓄, 红黄隐隐,容光焕发,是机体气血平和、精气内充的反映,是胃气、有神之象。

所以,我经常跟别人说,中医是很有意思的,很多时候在与人接触的一瞬间你就能知道患者的问题所在,因为四诊用其二就够了,只不过需要临床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反复的临床磨练。

主色,是人体皮肤的本色,微黄红润,有稍白、稍黑、稍黄、稍赤、稍青的个体差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五脏之色,随五形之人而现,百岁不变,故为主色。

实际上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确实不能要求每个人都皮肤白皙,面色红润,就像平脉,就是正常脉象的人不多,是一个道理。

之前学生问我一个问题,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肤色虽然都是黄种人,但是也有颜色深浅的差异,在临床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分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