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30

脉诊的发展历程(二)

健康号2023-05-12 15:24:321

这里有个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把脉,自己也可以把脉,为何难以和书中描述的相对应,这个和西医诊断学相比就完全不一样,比如现代医学的体格检查,每个学生上来都可以做,中医这种难以复制的情况让人难以捉摸。

脉诊在中医诊断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意义,重要是因为脉诊是四诊中唯一接触患者的,独特是因为虽然是直接接触,却是通过简单的“脉搏跳动”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态,所以颇有争议。

脉学到了现代,传承都是一个问题,更何况是普及了。

同事给我推荐了一个视频,是南方的一位退休老中医把脉神准,比如通过把脉都能知道你上一顿饭吃的是什么,然后视频的评论都在说太神了,也想去看看,这个还真是和算命差不多,哪里有个算的准的就去看看。

高阳生的《脉诀》将24种脉象编撰成歌诀,便于诵记,有“脉诀出而脉经隐"的局面。

脉诊的发展和完善是有特定的历史进程的,所以看看历史上的一些脉学情况,对当下也会有些启发。

流传最广的还是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当时各种七言律诗背诵的人很痛苦,不仅要考试背诵,上课老师还要点名背诵,感觉回到了初高中时代,如果要强调学中医的背诵功夫,为什么不放在记忆力最好的年少时候呢?

比如一些神经反射,每个人都可以操作,如果你让一个学生给另外一个人把脉,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感觉不同,男生和女生对脉强弱的感觉能一样么?

作为现代的中医学府,没有科研、科技怎么能行呢?当时实践课就是各种脉诊仪,那种皮肤摸上去都不同于真人的机器也就是个玩具。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之祖”,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其中包括了脉证相参的原则,千古名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因为成书较早,在诊脉部位上仍以人迎、寸口、趺阳的“三部诊法”。

这本书强调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及常用 的24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说到这里想起来有个事情挺有意思,一个患者双手都是反关脉,看了很多中医都说他身体虚弱,开了极为滋补的方子,吃的患者苦不堪言,所以他总结了一条,但凡把脉不知道他是反关脉的一律不吃开的药。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总结前人经验编著《脉经》十卷,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也许是职务之便,书中的内容相当庞杂,可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文献。

还有一些年龄大的老中医,只是低头把脉,然后用颤抖的双手写了处方,全程没有一句话,患者去看病是看了个什么?稀里糊涂的。

脉证相参,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更为准确的去判断患者的病情,因为不论是脉或者证都有误判的可能,比如有些患者生理性的无脉,斜飞脉、反关脉等,生理性异常导致把脉往往不准确,因为感觉不同。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