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按照生物钟制定运动计划
在我们提倡“早睡早起符合生物节律”的想法后,有一些小伙伴开始变得沮丧起来。
上班族、加班工人、夜班工人都知道你说得对,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能保证充足睡眠都很难了,有时候什么时候睡觉根本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做不到早睡早起?不要怕!根据你自己的生物钟定制计划吧!

这些朋友还有一个致命的难题:我应该什么时候训练才好?那些作息时间规律的幸运儿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训练,但是有些人呢?甚至连工作时间都无法控制,甚至黑白颠倒。难道我们只能和自己的脂肪一起度过余生吗?
这肯定是不行的,今天我们就给上夜班或倒班的胖朋友一些建议,告诉你生活中还有很多希望的!

今天文章的重点主要在两点上:认清你的生物钟;认清运动能给你带来的感觉。
掌握这两点后,我再给大家一点建议,这样你就可以根据这些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
一、生物钟型
对于那些上夜班的人来说,知道什么时候锻炼最好和知道生物钟的类型是一个美丽而简单的开始。

1.偏早的生物钟类型
它指的是那些在太阳升起前3小时就已经自然醒来的人,这种人通常很难睡得晚,所以早睡早起是非常必要的。
2:普通生物钟类型
它指的是随着太阳升起一起醒来或两小时后醒来的人。

3.偏晚生物钟类型
它指的是在“太阳晒屁股”后才醒来的人,一般来说,我们也称他们为“夜猫子”,因为他们喜欢晚睡晚起。
不得不说,对于上夜班的人来说,后一种生物钟有很大的优势,而上夜班对偏早生物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会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负面健康影响。
二、运动后的身体感觉
关于“最佳锻炼期”的另一个考虑是锻炼给你带来的感觉。

这里有一种叫做全员适用的误导性说法,:“最好避免在晚上或睡觉前锻炼,因为这会让你兴奋和难以入睡。”,但这一个说法却忽略了个体差异。
根据你的个人经验,如果运动或某些类型的运动,如动态舞蹈课或高强度间歇训练,会让你非常兴奋,那么你当然应该避免在晚上或睡觉前进行锻炼。
然而,如果锻炼能帮助你“泄力”,放松和冷静下来,那么晚上锻炼对你来说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是推荐的。
因此,身体是明智而可靠的,有时我们不得不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
三、早睡早起的迷思

我们当前的社会趋势一直在引导每个人“早睡早起”,这样做确实有很多好处。我们在这里也不再赘诉。我们也经常认为那些习惯早睡早起的人是生活管理的赢家,是高效率和高能力的实干家。晚睡晚起的人或多或少被贴上“懒惰”和“没用”的标签,但事实上,这真的有点极端。
由于生活、工作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早睡早起。
尽管我们总是改变计划以适应各种外部因素,但我们应该尽力根据生物钟类型制定睡眠计划。
锻炼时间的计划也是如此。对于那些工作时间跟不上生物钟的人来说,知道什么时候锻炼尤为重要。
此外,无论如何记住两点:一定要得到足够的睡眠;最好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山东11岁少女被诱骗侵犯,凶手却逍遥法外:背后的真相我不敢看
这是一条令人既悲愤又无奈的新闻:事情发生在今年3月初的山东济宁,当时陈丽的女儿2天3夜都没有回家。在这期间,她四处寻找孩子。第三天时,她在街上找到了孩子,在追问下,她才知道女儿这几天经历了什么:被两个14周岁左右的男孩殴打后轮流侵犯,事后还被录视频威胁。陈丽当即带着女儿报警,两个嫌疑人也被抓获,其中一个14岁,另一个13岁。最后的结果令人意外:14岁的被刑事拘留,13岁的被释放了。健康号2023-04-23 13:18:430000我的中医人生365天(017)小青龙汤治寒咳
一个朋友孩子,6岁,今晨带给我看,久咳,咳痰清,咽痒,痒则咳甚,用抗生素后症状好转,反复咳嗽,在妇幼诊断为支原体感染,舌质淡胖,苔白,脉缓。小青龙汤:炙麻黄4g,桂枝6g,甘草8g,细辛3g,干姜6g,半夏6g,五味子5g,赤芍8g,地龙10g,蜈蚣1条,全蝎4g,三剂,水煎200毫升,分两次服用。关于健身训练,遵守了这9条原则,让你的健身路事半功倍
大家去健身房训练,花费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的人就能看到效果,有的人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呢?看看下面几条你都做到了吗?训练,高效是王道,这几个原则做到了让你事半功倍。1.心无杂念既然选择训练,就要抛开一切,心无杂念。忘掉与健身无关的一切,包括这一天的烦恼琐事,以及所有压力和情绪,各种人际关系,专心向着目标努力。2.制定计划健康号2023-06-21 22:18:250001解暑喝绿豆汤?这样煮才可以,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进入夏天了很多人都喜欢煮点绿豆汤来解暑但是你知道吗想要达到解暑的效果一定要煮对了如果你用很长的时间把她煮成绿豆沙那就不管用了哦我们需要的是绿豆里面的黄酮类物质它才能帮你解暑如果煮成了绿豆沙黄酮类物质就被破坏了如何才能不把绿豆皮煮破呢其实开水下锅煮15~20分钟即可更多营养相关知识:关注公众号:涵涵营养健康号2023-05-26 09:46:130001抑郁症就诊率将提50%,到点“网抑云”,你是不是也怀疑抑郁?
前几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工作方案》,到2022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据世卫组织2017年的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到3.22亿人,我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了4000万了。你是不是也怀疑过自己患上抑郁症?有没有想过到医院就诊?健康号2023-04-25 11:48: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