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2

82岁(患糖尿病48年,战胜了三十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就靠这,六个结合)

健康号2023-05-06 10:46:310

同时,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他们的指导意见结合自己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我国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治疗糖尿病的国家之一。

现在我82岁了,仍然还担任湖南省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澳门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等多个社会职务,还在著书,讲课、写文章,为“健康中国”提供正能量。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荣誉会长

1. 医患结合

2. 古今结合

作者:邓焕新

5. 内外结合

如果当天降糖药服多了就增加相应的饮食量,如果当天降糖药服少了就减少相应的饮食量。

糖尿病患者离不开医生,患者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医患双方要建立感情,加强联系,经常交心通气。

众所周知,中医和西医两者各有所长。西医设备先进,检测手段多样化,中医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方法,防治糖尿病并发症非中医药莫属。

1675年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廉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尿甜如蜜,遂将此病命名为糖尿病,一直沿用至今。

把药物与饮食两者贯穿于防治糖尿病的全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吃清淡饮食,加强运动锻炼,长期交替服用丹参片、丹七片、血塞通、人参、黄芪等活血化瘀之类的中成药。

内外结合是战胜糖尿病尤其是战胜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古代医学理念帮我提高了抗糖意识,使我树立了长期与糖尿病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唐朝名医王焘是世界上最早确认并写出治疗消渴症(糖尿病)医案的医生。他在《外台秘要》一书中称糖尿病为“消渴病”,以后也有人将消渴病称为消症、渴症、消瘅的。

我在与糖尿病博斗中发挥两者的长处,坚持中西结合,既控制了糖尿病,也战胜了三十多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我采取这六个结合不仅治服了糖尿病,还战胜了三十多种并发症。

平时注意观察身体各个部位的变化,若发现蛛丝马迹就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作到治早、治小、治彻底。

我今年82岁,患糖尿病48年。

6. 治防结合

同时与当地糖尿病专家向建平、张美彪等联网,将自己的病情如实向他们汇报,使他们对我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得到他们的及时指导。

古今医学界都认为: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形成的多种病变,是一种慢性病,必须终身服药治疗。

我在治疗视网膜病变时,服增光片或复明片,做《眼保健操》,眼睛点胰岛素和熊胆滴眼液,先后治好了眼睑炎、角膜炎、视网膜病变等多种急慢性病变。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隐形杀手。

我在1975年患糖尿病后,采取写信、打电话、登门拜访等办法向我国医学泰斗伍汉文、向红丁、张崇泉等专家教授请教,拜他们为师。

我取得今天的抗糖成果,与以下“六个结合”密不可分。

饮食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在与糖尿病博斗中,长期坚持服药,同时也重视饮食治疗,每天吃6两米,一日三餐。

我在与糖尿病长期搏斗中,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隐蔽性、复杂性、顽固性、特殊性、多变性的慢性病,要战胜它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采取医患结合、中西药结合,古今结合,药食结合,内外结合,治疗与预防相结合,多措并举,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打败它。

随着年龄的增大,病程的延长,糖尿病并发症迟早是会找上门来。我遵照《黄帝内经》,“不治有病治未病”的教导,做到“旱天未到早修塘,疾病末到早预防”。

4. 药食结合

中国医师协会《华夏医魂》丛书特邀编委

我的糖尿病足等并发症都是这样治好的,不仅少走了弯路,节省了开支,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

为了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我在控制原发病一一糖尿病的同时,采取措施,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几十年来我看了300多本医学著作,记了7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写了1000多万字的医学书籍和科普文章,视力一直稳定不变。

3. 中西医结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