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经方合病的治疗思路)
擅长运用纯中医药治疗中风、眩晕、不寐、郁病、头痛、消渴、咳嗽、发热、哮病、喘证、胃痛、胃胀、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及肿瘤术后、眩晕头痛以及颤震、咳嗽、喘证、胸痹、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病症。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
如何辨阳明病?
怎样判定少阴病?


如何辨厥阴病:
辅助提纲
具体如何辨证?是以伤寒论条文辨证。
谢谢你们,你们一直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主提纲:第179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年初三,假期到了一半,在这在这万家灯火,大家团聚,我一直给有缘之人,竭尽全力以赴的为每个人的健康而努力,谢谢你们给予的鼓励,让我有勇气走下去,祝福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越来越好!
并病:一经症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症候者,称为并病。与合病不同之处在于前一经症候还在,而后一经症候又具备的条件下,两经交并为病,而有先后次第之分。

《伤寒论》第180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我:厥阴病是千古疑案,不断学习及看临床医学使用心得总会有所收获的,总结,提升,思考,运用,再总结。
我:西安的邓师兄曾这个问题做过交流,我整理了下。

综上是六个病辨证的主要条文,临证中出现以上症候反应,四诊合参,即可辨证出是什么病,可以是单个病,也可合病。
乌梅丸之方黄芩黄连偏于阳明清之热,乌梅生津止渴说明热盛伤津,而下寒用干姜附子说明太阴虚寒更重,可以合上当归四逆散之类方。
厥阴篇之上热下寒之柴胡桂枝干姜汤和乌梅丸区别及临床运用思维。

我个人偏向于柴桂姜属于少阳太阴合病,有柴胡证使用效果会更佳,乌梅丸属于阳明太阴合病,有阳明之热为主使用效果会更加,这个觉得需要在临床中不断的总结及探讨。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那么在这一个太阳病,那么太阳病、少阴病实际上是同属于一个病位,两种病性,这两个证,在胡冯体系跟经络脏腑学说的理解来说,是不同的。
如何辨少阳病:
但是的话呢,在经方的体系里面的话呢,不这样讲啊,表证的阴阳,它不合。

主提纲: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伴有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怎样判定太阳病。

《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我们治疗的时候,我们举了很多例子,对吧,比如说大黄附子细辛汤,就是大黄跟这个附子的一个配伍,实际上一方面是清里热,一方面又温太阴,温化水饮,温化太阴,这种往往是阳明跟太阴,在里的病位。出现的这种寒热的一种情况,所以说容易出现这种合病。这个在临床中还有很多,比如说你看这一个,薏苡附子败酱草是吧。
上述的太阳病,无论其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若同时更伴有身体疼痛、呕逆、按脉之寸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
是的,上次国庆节看的那个多囊患者,面疮,口干口苦,舌红,闭经下肢冷,脉沉细,看见你用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后2周整个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觉得学习后在临床中实践,看见效果后就会增加自己的信心及学习的动力了。
所以厥阴病有两种表现形式,临床根据四诊合参而灵活使用。
一个附子是温太阴的,薏苡、败酱草也是清阳明之热的,也是两个一起合病的一个形式表现出来,像这种方那么在临床中的话呢,其中往往会出现的话呢,就是一个阳明这个热没有清,但是又合并有太阴里虚寒的一个表现,那么有时候水饮化热,比如说我们常用的小青龙汤。

182条: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我们临床中有时候遇见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实际上就是经方的话呢,合方合治,优势实际上就是对于合病的一个处理。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个条文就是,少阴病的,主要特征,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虚衰,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
辅助提纲: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这类的厥阴病也是遵循清上温下的原则。
2023.01.24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584天。
不管是先发生还是同时发生了,经方根据症候的反应,当下的这个证,所以经常就叫做合病。
合病: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因而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而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三阳合病等。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里的意思就是,太阳病,就是表阳证,意思是说,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即可诊断为太阳病证。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欢迎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
其他的话呢,就比较容易常见的,比如说表跟半表半里的合病,表跟里的合病,半表半里跟里的合病,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比如说这个病位,正邪斗争,症候反应在表,那么这个表证没有解,由于正邪斗争的不同,然后邪就进入了半表半里,所以就出现了一个表跟半表半里的合病。
辅助提纲:第329条:厥阴病,湛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这个就是一个病位里面的两种病性,这个也不能合,有另外一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就是在里的阴证、阳证容易出现合病,就是一个阳明跟太阴合病啊,阳明跟太阴容易合病。
《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伤寒。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柴胡类变方,临床偏于上有少阳之热故用柴胡黄芩花粉清少阳之热,桂枝干姜温太阴之寒,但如果下寒重,温下寒之力不足,合上太阴病之方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等效果会更好。
如何辨太阴病:
六经辨证是以临床症候反应来进行辨证,也就六经八纲辨证,三个病位,分别是表、里、半边半里,每个病位两个病性,表的阳证是太阳病,表的阴证是少阴病,里的阳正是阳明病,里的阴证是太阴病,半边半里的阳证是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证是厥阴病。
那么太阳跟少阴呢,在脏腑经络学说里面,常常被称之为太少两感,也就是说太阳跟少阴合病,这样子的一个意思,比如说麻黄附子细辛汤,讲的就是一个太少两感的意思。
今天初三,我给大家讲讲合病治疗的思路,这也是很多的初学者,在临床中会遇见的问题,也是每期传承班必问的。
林佳明,副蜗居钦州小城。
主提纲: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我与利城老师出版了一本案例集,有很多的瑕疵,也算是给自己学习经方5年一个交代及总结。
辅助提纲: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主提纲: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3期初级经方传承班。
小青龙汤呢,就是这个时间久了以后,这个水饮出现了一个郁而化热的表现,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用,比较经典的就是小青龙加石膏汤,就可以称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
这个合病并病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在临床中,像我们今天看的病人,有一个是口干口苦、胸肋苦满的,就是舌质淡胖那个吧,这个的话呢,就是比较常见的,就是一个少阳跟太阴合病的,那么在临床中的话呢,就是六经六种证,有时候往往就会有合病的形式,比较多见。
问:柴桂姜于乌梅丸同厥阴病常用方,他们之间有在临床运用上什么区别?
辨出太阳病后还得辨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
比如说柴胡桂枝汤,这个小柴胡汤跟桂枝汤,就是一个经典的,就叫做太阳少阳合病的一首方是吧。

天热更好减肥?因为出汗越多,减脂效果越强?别骗自己了
夏天就要来了,有一部分人肯定会嚷嚷着说天气热了我要开始自己的减脂计划了。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在夏天开始自己的减脂计划呢?肯定有一部分人是相信天气热了容易出汗,从而更加容易减脂这一说法。那么减脂的程度是否等同于流汗的程度呢?为了减脂是否一定要满头大汗搞得全身湿透呢?健康号2023-07-26 05:25:260000挨饿就能减肥,这样身体会消耗脂肪?其实你一直了解错了
众所周知,身体之所以肥胖的原因是因为身体脂肪过多,身体脂肪过多不是好事,会对健康有害。如果身体太胖,内脏就要承受更多的负担,血管也会很容易堵塞,这很容易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这也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导致的肥胖。因此,现在许多人都想要减肥,有些人还觉得挨饿就能减肥,但是脂肪的消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健康号2023-08-07 07:51:190000教你拉起你不敢想象的硬拉重量,增高手臂握力,变成大力士
我们都知道,在硬拉中我们一般是靠我们的腿部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发力蹬地再加上我们的背部支撑将杠铃从地面拉起的,但是这其中是建立在一点上,那就是我们能够握住杠铃,在一般的训练中还好,若是在大重量的硬拉训练中,我想有一定训练经验的朋友肯定有一种经历,那就是虽然拉起来了,但是因为握力不足握不住而滑手,这在比赛中也是非常吃亏的一项,今天我们就来教教大家如何去改善我们的握力,让我们的握力变得更强。健康号2023-06-21 13:52:24000019岁男孩感冒一周,呕吐不止,医生:他的一只脚已踏进鬼门关了
这一天,正处在换班时分,有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士急匆匆地走进医院,站在分诊台。护士一抬头,刚想问她是哪里不舒服。只听见中年女士扯着嗓子一喊:“搞快点啊!你在磨蹭什么啊?”一名穿着校服的男孩慢腾腾地拖着脚步,不急不忙地往分诊台这里走。风风火火的妈,慢性子的儿子,一时间不知道他俩谁要看病。健康号2023-04-23 18:19: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