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06

年初一(如何开始学习经方)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8-01 18:35:240

(2)脖子痛不痛。

其实很重要,间隔去跟诊,有时,跟诊之余的聊天,都可以让我们豁然开朗,所以,我每隔半年,我就会去跟诊我的师父,老师,与他们聊聊天,保持持续的学习。

5、持续的输出,输出其实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人是有惰性的,这也是很多人对抗不了的,我就定了自己每周四给学生们讲解一个案例,同时学习一点经典,慢慢积少成多。

所以初学先建立整体的六经辨证,这样分清楚,病位,病性,六经,起码大的方向错不了。

在跟诊的时候,确实是清清楚楚的,但是当自己面对病人的时候,就会犹豫,有时,又不知如何下手,遇见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问珍时,我会用关爱的心去体贴他(她)。

林老师和我讲了六经辨证的鉴别阴阳问诊思路,觉得豁然开朗,从最简单的开始,根据六经辨证的提纲入手,先来判断,病人是阴病还是阳病,无阴即阳。

经方医学跟我们以前学的脏腑辨证、升降辨证、经络辨证不同。

辨出六经,还不行,还要辨方证。

4、中医的学习及成长,离不来老师的指导,当你困惑迷茫的时候,找到一个好的老师。

第五,从少阴证开始问

这样就形成了六经。

关于中医临证思维一定要详细四诊、腹诊,按照详细的六经辨证来分析,这样就不会遗漏。

养成好习惯

我认为我们在临床中需要不断地强化临床思维,如果这样分门别类去学习记忆的话,应该比较容易入手,也就像我们西医问现病史一样,从起病情况到主要症状的特点到伴随症状,到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缓解或诱发因素等等。

(3)耳鸣吗。

第一,从太阳证开始问

第二,从阳明证开始问

第四,从太阴证开始问

(2)咽干不干。

我的体会,不管病人有没有都要问。

这个是核心思路,就是着眼于临床症候反应,不去推演病因,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经络。

按照这样有步骤地有思考地去采集病史,方能形成对疾病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着眼点在于临床症候反应。

(2)有没有四肢觉冷的感觉。

不同六经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理论思维。

(1)上热:口干口苦,心烦,面疮,口腔溃疡,舌红,脉滑。

确定了主经病后,再判断有无合并它经病变。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辨证思路,正确的辩证方法,处方用药方可一击即中。

2、有无腹满、纳差、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弱症状,考虑有无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

里分阴阳,里阳证,阳明病,里阴证,太阴病。

(2)大便怎么样。

我在门诊中治疗病史很久的鼻炎,腺样体肥大,哮喘,肺炎,头痛,眩晕,失眠,中风等,都有表不解的一面。

我学习的是胡冯理论经方体系,所以这里的六经,其实就是:

这样持续不断的学习及临床,一定会可以得到快速的成长。

在晚上的时候我就会看看自己是否还有一些什么考虑不妥当的没有,争取每次有点进步。

他称这种方法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3)有没有四肢无力的感觉。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3期初级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5、有无口干、口苦、心烦欲吐、寒战发热、头晕目眩、纳差等胆经郁热征象,考虑有无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针对六经的证问的当我听完病人自述后,我一般都是从太阳证逐一地往下问。

(2)有没有下泻的感觉。

还有一条路线,是病机路线,比较复杂,我就不讲了。

老师说: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其实,我发现,很多内科慢性疾病,都很多表证不解,而很多人往往容易忽略了这一点。

不用争论谁更好,我一直都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每个人基础不同,进入仲景之门也不同。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3、有无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表现,如口渴、心中疼热、饥不欲食等上热征象,同时伴有腹泻等下寒征象,考虑有无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腰痛不痛。

林佳明,副主任医师,蜗居钦州小城。

(3)有没有腹痛表现。

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要经历这样的一些过程。

这样就形成了六经。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6、借用周边同伴力量,这个前提及基础,是自己有点价值,假如你身边有几个热爱中医的人,我建议大家遇见一个小的学习小组,每周或是两周大家聚聚,组织在一起交流分享,坚持下来,三人行,必有我师。

表分阴阳,表阳证,太阳病,表阴证,少阴病。

不是内经六经概念,这个是关键,也是前提及基础。

我与利城老师出版了一本案例集,有很多的瑕疵,也算是给自己学习经方5年一个交代及总结。

我的跟师学生刘敏总结了六经辨证的详细问诊如下:

2、就是每天总结,我把我每天看的病人案例都记录下来。

(4)口干欲饮吗?是不是喝冷饮比较舒服?(里热证)

1、有无怕冷、下利清谷、呕吐、神倦乏力、闭目似卧,鼻塞,流涕,恶风怕冷,等虚寒表现,考虑有无少阴病(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这样一路问下来,病人的证就掌握在我手中了,返被动为主动了。

(4)有没有饥又吃不下现象。

三个病位,两种病性。

(4)恶不恶寒

(1)口苦不苦。

(2)下寒:腰痛,膝关节下冷,小便清长,尿频,小便不利,大便稀烂,不成型,舌淡胖大,齿痕舌。

辨出了六经,还要辨瘀血,积食,结石,水毒。

同时,我的经验就是反复的研读有方有证的条文,每天亲近它,你把它放置高搁,当然不会灵活的运用。

(4)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吐。

(1)吃的怎么样。

3、记录,是促进自己成长的最好方法,记录不一定要发表,有时可以写在笔记本,有时可以每天简单写140字。

4、有无恶寒发热,头痛项僵,鼻塞流涕等营卫失和表现或者说表证,考虑有无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种无负担的习惯养成法,最终促使他拥有了良好的身材,养成了阅读习惯,还写出了自己的书。

明白了这一点是前提。

要求自己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读一页书、每天只写50个字。

(1)头痛不痛。

(1)有没有想吐的意思。

6、有无不恶寒但恶热,汗出,口干喜冷饮,便秘、痞满、潮热、腹胀、口干欲饮等邪热盛极之象,考虑有无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平时是不是想睡又睡不好,不想睡又要睡。

辨方证,才是最难的。

(3)是一天几次,还是几天一次。

1、那么就要自己,不断的从新学习经典,从条文中去反复的研读。

如打仗一样,我方摸清了敌方的底细了。

这是最开始起步的路线。

而有经方辨证思维的,基本不会忽略。

笫六,从厥阴证开始问

7、自己的思考很重要。特别是现在各个中医流派多,要有自己的思考,从临床实践出发,你不是为了某们某派而学习,只要有效,能够帮助到病人,都要汲取各家经验,为你所愿,根据我们的经验,每门流派,都有自己不足及擅长,各种辨证方法,都有所缺,能不能融合,这个会很关键,学到最后,会各种迷茫,困惑,自我的独立思考能力特别的重要。

这里的六经,来至于八纲。

学习经方六经辨证,一开始老师讲完后,会觉得很清晰,但是回到单位的时候,遇见一些病例,解决不了,慢慢就会迷茫了,这是很多师兄师姐来听了零基础经方传承班的感受。

我们要时刻感动自己,这样才可以更加的坚定的执行自己的日计划。

这个需要大家在学习经方过程中,掌握每首经方辨证及运用要点。

然后经方医学先辨六经。

第三,从少阳证开始问

也不会根据教科书的思路给每个病定上多少个证型,然后去对病人的症状。

半表半里分阴阳,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阴证,厥阴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