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3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78期,内经治腰痛系列四)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7-29 06:45:400

[1]同阴之脉:是指足少阳经在腿部的一个分支。

不认识疾病,用不好,或者全没用。大便怎么就干了?有热把水烤干锅了,或虚寒,水运用不到,根据情况适当增水,同时泻热或补虚。非黑即白思维,最后肯定走到极端,你想呀,把黑的去掉留下白的,可是白中又有黑与白,再去掉黑的,……无休止。还是执两用中好啊!

昨晚见2018群的项老师重用生白术50通大便。便秘归根结底是大便里缺“水”,当然干了发生便秘。生白术生津液(水),增水行舟。取涌泉,照海,也都是增“水”呀。另外有热,或有气滞,或有虚寒,那就再加一项泻热,或行气,或补虚寒呗。再说一遍,针与药是手段,用白术也好,扎照海也罢,都是基于对便秘深刻认识而去增水行舟。

内经治腰痛八

[6]散脉:是指足太阴经在小腿部位的支脉。

【原文】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素问・刺腰病篇》

【临床】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众人皆知。经的分支是络,这六个“络”知道的人少了。您知道了就可以治好多数人扎针治不好的腰痛。如果讲智慧,这是避实击虛的智慧!也就是说,众人都往一个方向跑,您换个方向就是第一。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77期):内经治腰痛系列三

白芍量大,可致腹泻。有时又要用量大,又要不腹泻,用炒白芍。

照海穴,配支沟,有较好的效果。《玉龙歌》载:“大便秘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用之每捷效。中医治病,一针,二灸,三方药。

项中医:痛风关键一个湿字,但湿又怎么反复去不掉?慢性痛风本在脾肾阳虚,湿与热只是标。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75期):内经治腰痛系列一

【原文】(腰痛)大便难,刺足少阴。《素问・刺腰痛篇》

[2]衡络之脉:是指足太阳经大腿后外侧的一个小分支。

水饮兼血虚,用连珠饮加减效果很好,这是日本人创立的,将经方与时方经典结合。

足少阳经脉有支脉结于腰骶中髎liáo、下髎,又少阳之气以应风木。风为阳邪,所以少阳经病变所致的腰痛,其疼痛如针刺其皮肤,行动不便,而不能俯仰。因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下胸中,循胁里下行,故头不得左右回顾。对于“刺少阳成骨使其出血”,历代医家注解不一,楼英在《医学纲目》中说:“按此谓阳陵泉穴”,符合临床实践。治疗时应针刺足少阳经的阳陵泉穴,使其出血。

[4]飞阳之脉:是指足太阳经络穴处的一个小分支。

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76期):内经治腰痛系列二

【临床】

湿,去不掉,一种是您说的。另一种是阴虚,没及时跟进补阴,湿卷土重来,因为“湿与阴不相携”。当阴虚时,认贼作子。正与邪不斗。湿还有一种,就是阳不足,阳虚引起的湿,阳气不足,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借助风药。

[3]会阴之脉:是指足太阳经从腰中通过骶部的一个分支。

【原文】腰痛……少腹满,刺足厥阴。《素问・刺腰痛篇》

【译文】腰痛,发生大便困难的,针刺足少阴经的穴位。

【临床】

内经治腰痛九

【译文】腰痛…少腹胀满,可以针刺足厥阴肝经的穴位。

内经治腰痛七

【译文】足少阳经脉发生病变,使人腰痛,好像用针刺其皮,腰部渐渐不能前后俯仰,头不能左右回顾,针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侧之高骨突起处,若夏天不要针刺出血。

当腰痛时,少腹胀,是足厥阴腰痛,取太冲穴。少腹痛,是足太阴腰痛,取下髎穴。虽然都是少腹有症状,差别也很大。一个是胀,一个是痛。病人,既腰痛又少腹胀,有的人主诉少腹胀,有的人主诉腰痛。

腰为肾之府,开窍于二阴,肾阴亏虚而致的腰痛,酸痛绵绵。阴虚生内热,灼伤阴液,所以发生大便困难。针刺治疗可取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以滋阴降火。王冰说:“涌泉主之。”

耳针是怎么问世的?张振鋆yún,他精研《内经》,从耳诊悟出来了,是他将耳针首次介绍绐世人的。聊此话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当我专项分享完内经治腰痛之后,综合思考总结,您会有大收获。

[5]昌阳之脉:是指足少阴经的复溜穴处的一个小分支。

腰痛伴有少腹胀满,为足厥阴肝经的病变。足厥阴之脉抵少腹,寒湿之邪袭于肝经,经气上逆,气血失于和畅,故可出现腰痛并伴有少腹胀满不适。针刺可取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治疗。《甲乙经》载:“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太冲主之”。太冲为肝经原穴,刺之以疏泄足厥阴之经气,使经络和畅,症可缓解。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