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快和走路慢的人(谁更长寿,研究发现,二者或相差15年寿命)

走路的快慢和健康寿命有一定关系,希望大家在平时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走路,使身体得到有效锻炼。比如在走路的时候,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保持均匀的步伐、合理安排走路的距离和步数、选择合适的时间走路锻炼等。

明明丈夫和自己同龄,看上去确实要比自己年轻,心想这应该是她平时不擅长保养的缘故吧。不过,和她平时走路慢有没有关系呢?难道真的如他所说,走路快可以延长寿命,甚至还能延缓衰老?
张大爷今年54岁了,他的妻子与他同龄。夫妻二人经常一起上街购物、散步,感情特别好。不过张大爷有一个烦恼,那就是他的妻子走路的速度特别慢,他每次走在前方不远的地方,就需要停下来等妻子。
尤其是老年人的骨关节本身存在磨损、退行性病变的情况,过量走路反而不利于健康,所以年轻人每天走路的步数可以控制在5000-6000步左右,老年人则需控制在3000-4000步左右,具体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而定。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在30岁以后,肌肉每年都会以0.5%~1%的速度流失,如果没有加强身体锻炼,到了五六十岁之后,很多人都会出现少肌症,还会引起多种疾病发生。如此,便会使人走路的速度越来越慢。由此可见,走路对健康的影响确实挺大。如果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且能更长寿,建议采用正确的方式走路。

针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有人做出了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走路快和走路慢,到底哪种方式对健康和长寿更有利吧!
另一项针对500名老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走路速度慢和居中的老人之中,十年的死亡率是77%、50%,反观走路快的老人,其死亡率只有27%。
有的人对于走路的速度并没有太大的要求,比如时间赶得紧,就会加快走路的速度,如果没有时间上的限制,通常会慢慢地走动。也有的人会因为个人习惯养成走路快与慢的速度。
美国政府曾经建议:成年人每周都需要不低于2个半小时的中强度身体活动,其中就包括健步走。也就是说走路锻炼身体已经受到了政府的关注。

对于大家来讲,走路是一种非常容易坚持的运动,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通过走路锻炼身体,在走路的时候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走路是人在出生之后,需要学会的一项技能,通过走路不仅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还能锻炼身体。世界卫生组织将走路称为最好的长寿运动,如果能坚持每天通过走路锻炼身体,可以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好处。
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都能表明走路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使紧张情绪放松,心情变得更好。通过走路还能增加肺活量,加强背肌力量,同时还能促进骨骼强壮等作用。
人的一生之中有不少的时间都在走路,如果想要通过走路锻炼身体最好选择合适的时间。比如在刚吃饱了饭,要避免过度行走,以免刺激胃肠,引起消化不良和胃下垂等情况发生。
如果一个人在一周之中能健步走3个小时以上,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以降低35%-40%。如果一周之中有3天,每天走路45分钟以上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一周如果走路7小时以上,患上乳腺癌的风险也能降低20%。
【2】.《走得快,寿命长》.兰政文.祝您健康.2019-04-01

【3】.《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宋岳涛.共产党员.2015-09-15
各位看官们,你们的走路速度怎么样?姿势正确吗?如果您对我说的还有其他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不同人的走路速度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生命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这已经成为一种定律,并不会通过走路显示出来。然而英国有一个研究团队专门针对走路做出了长达十年的研究。

【1】.《寿命与步速》.袁平戈.肝博士.2022-08-05
美国也有一项关于走路的研究,其中涉及3.5万65岁以上的老人。研究结果表示:每秒钟走路的速度增加0.1m,其死亡风险会下降12%。

比如在走路的时候手臂不摇,可能存在后背下方的问题;走路时脚掌先拍打地面,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或者中风;步幅比较小,有可能是膝盖骨骼退化;踮着脚尖走路可能和大脑损伤有关;跳跃式走路有可能是小腿的肌肉绷太紧。
1、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然而,当人们听到走路和寿命的长短有关这个话题时,却表示不可置信。
要知道人在走路的过程中会使全身60%-70%的肌群得到调动,同时还需要呼吸、循环、神经、肌肉等多个系统的支持和配合。
根据数据统计,如果将走路速度维持在每秒钟0.8m,也就是在十分钟以内走完500m的路程的老人,在正常情况下,其寿命可以比平均寿命更长。

最好做到每走3步吸气1次,然后走3步再呼气1次。规律地呼吸可以让走路变得更轻松,不易感到疲惫。

4、选择合适的时间走路锻炼
答案也不一定。走路的速度快慢,和寿命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只能说在身体健康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走路快的人通常能比走路慢的人更加长寿。毕竟一个人的生命长短和遗传、疾病、意外等因素有极大的关系。在这些方面都能对等的情况下,走路速度可以对寿命有一定的预示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每餐的半小时后适当地走路可以促进肠胃消化,有利于营养吸收。每天早上或者傍晚适当地散步,也能锻炼骨骼、肌肉,提高免疫力。尤其是晚上散步,可以适当地增加身体疲劳感,有利于晚上顺利进入睡眠。
参考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在走路的过程中不能让腰部承担所有走路的重量,要把重心放在髋部,才能减轻腰部的负担,以免腰肌过度劳损。
有一天张大爷调侃妻子走路的速度慢,妻子不慌不忙地说:“你懂什么?慢慢地走路我就不会累,你走那么快赶着去投胎吗?”
3、合理安排走路的距离和步数。

听了妻子的话,张大爷心里很不是滋味,忿忿地说了一句:“我懒得理你!不过你要当心了,我走得快,代表身体好,将来更长寿。”然后转头朝向前方走去,到了很远的地方才停下来等妻子。妻子依旧不慌不忙地走着,不过他却对张大爷的话产生了好奇心。
2、保持均匀的步伐。
研究团队召集了47万,平均年龄是52岁的人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研究成员之中,走路快的女性普遍活到86.7-87.8岁,走路慢的女性普遍活到72.4岁左右。而走路快的男性普遍活到85.2-86.8岁,走路慢的男性普遍只活到64.8岁左右。
要知道,走路的时候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呼吸、心率,如果能保持均匀的步伐,使走路保持匀速,就可以使呼吸和心率保持平稳,才能更好地调节身体各大器官组织,减轻疲劳。
由此看来,走路速度快比起走路速度慢来讲,确实寿命更久一些,其时间差距大概在15-20年之间。然而,这样就能代表一个走路速度快的人,真的要比速度慢的人更长寿吗?


正常情况下,走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做的动作,也是支撑生命的一种关键行为。从走路的速度和姿势可以判断人体的神经、大脑、血液、肌肉、关节、骨骼以及心肺等器官组织的状况。

在走路的时候要尽量让视线保持向前3-6米的距离,不能低着头走路。走路的时候要尽量挺胸,使小腹和臀部收紧,放松肩膀同时还要轻微弯曲手臂,跨步的时候,让手臂随着步伐自然摆动。
有的人认为通过走路锻炼身体就应该走得越多越好,其实是不对的。如果长时间大量走路,会导致腿脚关节过度负重和摩擦,长期处于劳损状态,容易引起骨关节疾病。
不仅如此,走路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呼吸频率。如果呼吸过浅、频率过高,可能会引起上半身比较紧张,容易出现驼背。
有的人在走路的时候速度时快时慢,走路的姿势异常,这样不仅会导致心肺的负担加重,还会过度刺激腿脚的肌肉、韧带,使身体更容易疲劳。
适合健身小白看的健身要点,划重点记下来,别再走弯路
导语:当踏入健身这条路时目标就要明确,不要瞎练导致身体受损,明确目标后能指引我们往正确方向锻炼,看看自己是想要减脂还是塑形,这两种所用到的减肥方法并不相同,前者是针对脂肪,后者针对肌肉,运动的项目自然也不同,这便是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健康号2023-05-21 22:51:060000顽固脂肪怎么减?三管齐下,不瘦都不行
健身顾名思义就是锻炼身体,强壮我们的骨骼体魄,健身也是让我们减肥最有效,最健康的方法。但减肥并不容易,主要我们减下去的就是脂肪,但有的脂肪它特别不容易减,而这些不容易减的脂肪就叫做顽固脂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你发现自己已经瘦了,但身体有一些部位怎么减,它就是不掉,虽然顽固脂肪不好减,但并不是没有办法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去减。健康号2023-08-06 17:52:480000滋补和调养的辩证关系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比较好滋补,难道是总感觉到身体虚么?答案是肯定的,主要是太勤劳了,多数时候也是很无奈的,熬夜、过劳、高压对身体的消耗比较大,最近门诊上遇到的青年人,绝大多数都是虚症,也验证了这个判断。虚了就要补,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但是,补要讲究方式,要讲究时机,要讲究程度,如果补的不对,就会形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健康号2023-05-12 19:29:360000医生提醒:2种牙膏可能存在致癌风险,不建议购买!你家有吗?
随着经济和卫生防护意识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口腔健康。口腔起着咀嚼、吞咽等多种重要作用,所以口腔清洁也是重中之重。说到口腔清洁,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牙膏,牙膏分为多种用途:洁白、清新口气等等。然而,挑选正确的牙膏也是保护口腔的重要步骤,有两种牙膏不仅起不到清洁作用,反而可能存在致癌风险,危害人体健康。今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一下牙膏以及口腔清洁的相关内容。健康号2023-04-18 05:54:580002贫民窟出来的肌肉王者,金刚已无敌,超越人类肌肉生长极限
提到肌肉兽化人,凯格林是个不得不提的任人物,不仅因为他强壮到兽化般的肌肉身材,还因为他不畏惧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努力住哀求自己的健身健美梦的执着精神!一个贫民窟出来的肌肉王者,金刚已无敌,超越人类肌肉生长极限!健康号2023-07-14 07:25: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