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鸡蛋羹时(只需记住这个窍门,不管冷水温水都无蜂窝,平滑如镜)
要问我最喜欢鸡蛋的哪种做法,那必须是鸡蛋羹,Q弹滑嫩,入口即化,吃完胃特别舒服,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吃鸡蛋羹更易于消化和吸收。蒸鸡蛋羹人人都会做,但是要蒸出好口感,滑嫩无蜂窝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这也是很多人最常遇到的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一起来看看小编是怎样做的吧。
蒸鸡蛋羹,直接上锅蒸是大错特错!大厨教你几招,像果冻一样滑嫩。
蒸鸡蛋羹关于水温一直是热议话题,有人用冷水,有人用热水,到底哪种水是正确的呢?正确的是凉白开或者温水,用凉白开或者温水蒸鸡蛋羹无论怎样蒸都会光滑细腻无蜂窝,温水不是直接烧温了加,而要是烧开后放凉的温水,因为开水经过高温杀菌,没有多余的杂质和细菌,水的成分比较好,自然蒸的蛋羹就光滑了。很多人蒸的不成功就是水没加对导致的,大部分人都会直接用冷水,以为本来就要蒸熟,用冷水也不会影响健康,吃是没有问题,就是口感不细腻,所以加什么水直接影响成败。碗内打入两个新鲜母鸡蛋,搅成鸡蛋液,水和鸡蛋液的比例是1:1就可以。一个碗内最多打入两个鸡蛋,太多的话不容易熟是一点,再就是局部容易蒸老,所以鸡蛋的量也要控制好,不要放太多,除非有专用蒸锅。
碗口用保鲜膜封住,然后用牙签戳几个洞,如果有正合适的碗盖就直接盖盖子,以免蒸锅内的水珠滴入碗中,影响蛋羹表面光滑度。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每天分享一道美食,多多关注支持我哟。 鸡蛋可以说是早餐的代名词,无论是水煮蛋、煎蛋还是荷包蛋,都是做法最快速又营养的早餐。特别是上班族和学生,每天吃个鸡蛋能补充一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看似不起眼的鸡蛋,却是老百姓每天都能吃得起的滋补美食。
自从知道鸡蛋液需要过滤后,我对比了一下,确实是有区别的,过滤后的的确更细腻。如果不过滤蛋液,只要方法用对了,一样光滑细腻,追求更加完美效果的顺手过滤一下也不麻烦,你说呢?
上锅蒸也是需要注意的,到底冷水上锅还是热水上锅呢?锅内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水开后把碗放蒸笼上,盖上锅盖,转成中小火蒸5-8分钟就熟了。有的人直接冷水下锅,全程大火蒸,难怪鸡蛋羹会蒸的又老又不滑嫩,所以记得是开锅后下锅蒸哦。
出锅后 ,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调味品,我一般都是加少量味极鲜,一碗香喷喷的鸡蛋羹就做好了,Q弹滑嫩无蜂窝,还有滑嫩的秋葵,吃一口就好吃的停不下来。蒸鸡蛋羹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的做法和我一样吗?您认为蒸鸡蛋羹最应该注意哪一点呢?
声明:本文是头条号傻姐美食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
蒸鸡蛋羹的时候可以搭配蔬菜汁或者蔬菜,营养更丰富的同时鸡蛋羹也不会显得单调了。我今天就加了点秋葵,看起来是不是更好看更有食欲了。秋葵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常吃能促进消化保护肠胃。秋葵表面有一层绒毛,一定要清洗干净,然后切成小圈,就变成了漂亮的五角星状,整齐的摆在鸡蛋液上就可以了。
头条号作者:傻姐美食
09年,母亲带3岁儿子洗药浴,不料湿疹洗成绝症,卧底2年讨公道
满屋子的中药罐,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你分不清这究竟是药水味还是体味。沙发上,一个疲惫的中年女子抱着几岁的孩子端坐着。如果你有仔细看,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眼神空洞、麻木,毫无生机可言。一场本应该去医院治疗的湿疹,因为选择药浴的原因,最终变成了“不死的癌症”。母亲悲愤交加,决定卧底“狼窝”,为自己无辜遭受苦难的孩子讨回公道。01健康号2023-04-23 20:54:390000夜宵怎么吃?3个吃夜宵的方式,告诉你怎么做到干吃不胖
说起夜宵你会想到什么呢?从烧烤、沙县小吃、肯德基,到简单的方便面、蛋炒饭,这些都是吃夜宵的常见打开方式。因为现代人的夜生活比较漫长,不少人都会熬夜到凌晨,甚至这成为了一个常见的现象,正因为夜生活的拉长,所以很多人都会在半夜感受到饥饿,古人的“晚饭吃得少”似乎已经不能应用到当代啦。健康号2023-08-06 10:02:240000健身很久了,体重一点没降,是不是中了这几大坑?
通过阅读本篇文章你将了解到:1、体重秤的数字代表我们的胖瘦吗?2、为什么坚持健身体重却没有下降?3、几个可以让体重下降的高效HIIT训练一、体重秤的数字代表我们的胖瘦吗?健康号2023-05-30 23:39:100002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到底有什么区别?补不补?!怎么补?
人体肠道具有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同时健康的肠道有一定的屏障功能,以防止外来菌株定植在肠道,并产生抑菌物质;另外,完整的肠道黏膜上皮结构也可以防止细菌进入人体组织内。也就是说,健康的肠道屏障功能可以防止细菌、毒素、食物抗原和有害生物肽进入肠壁和人体组织内,从而避免发生内毒素血症、细菌性腹膜炎等。健康号2023-05-26 12:57:470000复杂的白癜风
最近门诊遇到几个白癜风患者,还都是领导,且是多发的,因为这个问题最好的医院也都看了,钱没少花,最后已然是越来越重。对于一些难治性疾病,患者的认知和态度极为关键,很多人会过度用药治疗从而对身体造成更为深远的影响。健康号2023-05-13 18:00:5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