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后早餐(增糖尿病风险,法国研究)
饮食涉及到血糖血脂的变化,什么时候吃与吃什么都很重要。近日一项法国研究表明,早餐不宜过晚,否则会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研究显示,与习惯在早八点吃早餐的人相比,上午9点以后吃早餐者增加59%的2型糖尿病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晚餐过晚也会略增糖尿病风险,而进食频率增多则有助于降低得糖尿病的风险。比如,与每天进食四次或更少次数者相比,进食5次以上降低20%的糖尿病风险。这项研究共纳入NutriNet-Santé队列中103312位参与者,其中79%为女性,平均年龄42.7岁。中位随访7.3年期间,963人得了糖尿病。每日吃好早餐的好处不仅仅在于预防糖尿病,还有研究显示,有助于降低全身炎症水平,促进心血管健康,降低脑出血风险,延年益寿。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早餐饮食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国人35%不能天天吃早餐。即便是能吃上早餐,55%的人的早餐也是简之又简,食物单调不足3种,还有42%的人10分钟囫囵搞定。一日之计在于晨,健康还得从吃好早餐做起。来源:Palomar-Cros A, Srour B, Andreeva VA, et al. Associations of meal timing, number of eating occasions and night-time fasting duration with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e NutriNet-Santé cohort. Int J Epidemiol. 2023 Jun 16:dyad081.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相关推荐
多数老年人收缩压可安全降至130以下!阜外医院蔡军等述评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越来越重要。阜外医院蔡军等发表专家述评文章指出,老年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有利于改善心血管预后。作者指出,大多数老年患者收缩压降至<130mmHg是安全的。有学者认为,低血压可能会影响重要器官的灌注,从而引发不良血管事件,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一些研究甚至观察到高龄患者(85岁以上)的血压与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负相关。李卫等参与的PURE研究中国数据显示:使用电视机、汽车、电脑等越多,肥胖、糖尿病风险越高
电视机、汽车、电脑、IPAD……,各种电子设备的充斥,如今00后的生活总让60、70、80后们泛起一阵感叹。但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卫、刘佳等进行的研究发现,家里拥有这些设备越多,肥胖和糖尿病罹患风险也越高。研究显示,随着家庭设备拥有的增加,人们坐着不动时间就越久,体力活动就越少,而这也导致居民的腰围和体重指数明显增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在中低收入地区更加突出。JAHA:美国肥胖和糖尿病流行,致中年卒中增加
近期,发表于JAHA的一项研究发现,1945-1954年出生的人群在过去20年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最低,而1965-1974年出生的人群则卒中率增加了不止1倍。研究者认为,之所以1950年后卒中发生率显著下降,主要得益于新药的研发和推广,比如他汀类药物以及各种降压药;而之后卒中反转,是由于肥胖和糖尿病大肆流行的结果。美研究:经常半夜吃东西让人变胖和血脂高
一项在2017年美国联合专业睡眠协会(APSS)年会上公布的研究提示,如果经常半夜吃东西,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代谢问题。有8个人参加这项研究,这8个人首先正常吃饭8周,即每日早晨8点至晚上7点,吃三餐正餐以及两次点心。经历两周洗脱期后,他们开始在每日上午12点至晚上11点期间吃饭,连续8周,饮食次数、热量和营养素含量都与此前8周相似,且运动水平可控,睡眠一直保持在晚上11点至次日早晨7点。江西学者:不能搭桥的复杂冠心病患者在FFR指导下冠脉介入效果好
对于SYNTAX评分≥33分且EuroSCORE评分>6分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效果如何?一项由江西学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不适合搭桥的这类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行冠脉介入可带来临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