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剂量他汀(均可预防心血管病,英国预防指南)
近日,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关于评估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新版指南,涵盖了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尤其着重于血脂的管理。该指南和近期公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有很多相似之处。指南指出,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工具可能低估了某些人群的风险,比如严重精神疾病,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系统性严重疾病,服用诸如免疫抑制药物等引起血脂异常等; 指南不建议常规使用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对于心血管高危人群,建议饮食中脂肪摄入量供能占比总能量≤30%,饱和脂肪≤7%,尽可能用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取代饱和脂肪,比如使用橄榄油、菜籽油烹饪食物。建议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和肌肉强化运动。鼓励因疾病或个人情况而无法进行中等强度活动者,在安全范围内进行锻炼。为超重或肥胖的者提供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及限酒戒烟等。对于在接受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治疗、慢性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不建议服用植物甾醇或甾醇来预防心血管病。血脂管理要基于临床表现、血脂水平和家族史来判断家族性血脂异常的可能性,而非仅仅凭借严格的血脂界值。注意排除可能导致血脂异常的常见继发原因,如过量饮酒、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病以及肾病综合征。对于总胆固醇超过9.0 mmol/L或非HDL-C浓度超过7.5 mmol/L的人应进行专业评估,即使无早发冠心病的一级家族史。若甘油三酯超过20 mmol/L,而且非饮酒过多或血糖控制不佳造成,则应请专家紧急处理。甘油三酯水平在10~20 mmol/L者:重复检测空腹甘油三酯(间隔5天后,但在2周内);考虑潜在继发病因;如果甘油三酯浓度仍然超过10 mmol/L,寻求专家建议。甘油三酯水平为4.5~9.9 mmol/L者:注意风险评估工具可能低估心血管病风险;优化其他风险因素的管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在启动他汀前,应评估吸烟、饮酒、血压、体重指数和其他肥胖指标、总胆固醇、非HDL-C、HDL-C和甘油三酯、糖尿病、肾功能、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尽可能优化其他可改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管理。年龄>40岁,或糖尿病病程大于10年,或患有肾病,或有其他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可用他汀一级预防。已明确存在心血管疾病者,应立即开始使用他汀,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他汀可用于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病的一级或二级预防。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不在指南推荐范围内。不要因为血糖水平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而停用他汀。妊娠期禁用他汀。并且在备孕前3个月停服。母乳喂养结束后方可启动他汀。阿托伐他汀20~80 mg和瑞舒伐他汀10~40 mg,为高强度他汀治疗。随访他汀的目标是非HDL-C降低40%以上。对于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或治疗并发疾病而停用他汀的患者,提醒重新启动他汀治疗。给予他汀类药物之前,应了解患者是否有持续的、全身性的无法解释的肌肉症状(疼痛、压痛或疼痛),无论是否与先前的降脂治疗有关。如有,则检测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在正常上限的5倍,7天后重新检测,同时勿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如果在正常上限5倍以内,则启动低剂量他汀。对于肝转氨酶水平升高但低于正常上限3倍以内的患者,也可使用他汀。告诉患者,任何剂量的他汀都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如果给予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报告不良反应,可以:减量或停药。并在症状消退后再次试用,并明确症状是否与他汀类药物有关;换用同等治疗强度的其他他汀类药物,比如已接受阿托伐他汀者,可换用瑞舒伐他汀;没必要使用辅酶Q10或维生素D,来增加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其他调脂药物以下人群勿常规给予贝特类药物、或烟酸、或胆汁酸隔离剂、或ω-3脂肪酸(除外二十碳五烯酸乙酯)来预防心血管病:正在接受一级或二级预防治疗者;慢性肾病患者;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也不建议上述药物联同他汀来用以预防心血管病,除了二十碳五烯酸乙酯。
来源:[1]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ssessment and reduction, including lipid modification. Londo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 2023 May 24.
每晚睡6~7小时最好!美国研究
一项基于2005~2010年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研究表明,每晚睡6~7个小时,心血管死亡、10年心血管风险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最低。分析显示,每晚睡眠时间与心血管死亡率、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C反应蛋白水平均呈U型曲线关系。每晚睡6~7小时的人,心血管死亡率最低,为1.8/千人年。中美学者研究称,原因不明脑卒中患者,置入式心电监测器可帮助发现房颤
不明原因脑卒中在人群中并不少见。近期一项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退役军人中心医院李剑明、清华大学临床医院李延辉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普通心电图、Holter等常规检测手段未能检查房颤的原因不明脑卒中患者中,新一代插入式心电监测器对房颤的检出率为21.7%。即新一代入式心电监测器安全且能有效识别房颤,但识别房颤的准确性有待提高。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2:11:45
0000英学者为红肉等包含的饱和脂肪叫屈:饱和脂肪引发冠心病有所偏颇,健康饮食、运动、减压一个不能少
传统观念认为,红肉类中的饱和脂肪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不健康的饮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饱和脂肪会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逐渐成了“共识”。但近日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篇社论,却认为这只是一孔之见,并明确指出,广泛流传的“饱和脂肪会阻塞血管”这种说法有所偏颇。阜外柳志红等发现预测肺动脉高压患者结局新指标
阜外医院柳志红教授等近期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示,摄氧效率斜率(OUES)有助于预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风险,而摄氧效率斜率指数(OUESI,即摄氧效率斜率与体表面积的比值)的预测价值更是优于每公斤体重峰值摄氧量(peakVO2/kg)和二氧化碳排出量(VE/VCO2)斜率。少量饮酒有益,或因减压!JACC研究
关于饮酒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议。部分研究发现,少量饮酒,可能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也有研究显示,无论饮酒量多大,均增加心血管风险。美国麻省总医院研究人员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新研究提示,与不饮酒或很少饮酒相比,少至中量饮酒(每周1~14杯)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7-26 18:03:1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