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球囊消融后(肺静脉狭窄多吗,阜外医院丁立刚等研究)
研究者介绍,冷冻能量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直接细胞损伤、血管衰竭和免疫效应这三方面机制。据报道,与热损伤相比,冷冻损伤保留了心内膜轮廓在内的基本组织结构,且损伤内无慢性炎症或存活心肌细胞迹象,这可能导致组织收缩和肺静脉缩小较少。有学者通过对比冷冻球囊消融术、射频导管消融和激光球囊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发现,冷冻球囊消融术和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发生中重度肺静脉狭窄的风险明显降低,激光球囊消融术后轻度肺静脉狭窄的风险最高。因而,由于组织损伤方面的差异,冷冻球囊消融术在某种程度上能减少需要干预的肺静脉狭窄发生。不恰当的消融部位、消融的肺静脉直径过小、部位过深、温度过低、时间过长以及能量过大都将增加肺静脉狭窄的风险。该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术前肺静脉口部面积和术中最低冷冻温度与术后各支肺静脉发生肺静脉狭窄独立相关。研究者指出,冷冻球囊消融术中进行肺静脉造影直接确认肺静脉开口以及其解剖结构可能有助于避免冷冻过深,从而有助于预防肺静脉狭窄。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丁立刚、夏雨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冷冻球囊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发生率较高,以轻度肺静脉狭窄为主,其中发生肺静脉狭窄患者的术前肺静脉口部面积更大且术中最低冷冻温度更低。这项研究共纳入首次行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129例房颤患者,平均年龄60.30岁,男性占76.0%。患者在术前于术后均接受了左心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研究者使用Carto3 V6 系统测量肺静脉口部面积,并根据肺静脉口部面积减少率分为轻度(25%~50%)、中度(50%~75%)和重度(≥ 75%)肺静脉狭窄。结果发现,41例(31.8%)患者出现肺静脉狭窄(共60支),即肺静脉口部面积减少率≥25%,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肺静脉狭窄分别有 52 支(86.7%)、6 支(10.0%)和 2 支(3.3%)。在肺静脉狭窄的分布方面,4 支肺静脉无明显差异。不过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肺静脉口部面积均明显缩小。

肥胖伴房颤,消融后复发风险高!丹麦研究
近日,在欧洲心律协会年会上报道的一项丹麦研究显示,体重超标的房颤患者,消融后复发风险明显增加。研究共纳入2010~2018年丹麦9299例接受首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并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体重较轻(低于18.5kg/m2)、正常体重(18.5~24kg/m2)、超重(25~29kg/m2)、肥胖(30~34kg/m2)和病态肥胖(高于34.5kg/m2)组患者。上下班身体活动,也可防高血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新分析
生命在于运动。大量研究已证实,每天即便少量增加身体活动也能带来健康获益,包括做家务、闲暇时间(运动锻炼性)身体活动等。7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发表的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的新研究发现,交通出行过程中的适量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1:52:02
0001每周吃鱼4~6两,还能延寿!?广州研究
广州生物银行队列研究最新分析显示,每周吃4~6两鱼,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5%,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低了36%。但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死亡风险降低不显著,表明全因死亡率的降低可归因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低。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每周摄入0~150克鱼肉相比,每周食用200~300克者的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显著降低(HR分别是0.85和0.77)。糖尿病患者应处方“走路”!意大利指南
近日,意大利两个学会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发表指南,建议应对有2型糖尿病的人处方“走路”以增加体力活动,减少久坐行为。【原文链接】糖尿病不愿意活动有事出有因指南指出,有糖尿病的人身体条件较差,经常感觉身体疲劳,有氧能力下降。慢性高血糖还可能使肌肉骨骼结构糖化,导致肌腱硬化,运动能力受限。因此,有糖尿病的人更不愿意活动。但运动有助于血糖控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相比而言,走路简单易行。多学科合作,保证患者安全!我国首个抗栓门诊标准操作规程专家共识发布
近期,由阜外医院药剂科郑英丽教授牵头撰写的抗凝(栓)门诊标准操作规程专家共识在本刊发表。【原文PDF链接】共识指出,抗凝(栓)门诊是通过药师和医师的合作,对接受抗凝治疗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全面的指导与治疗,以规范使用抗凝药物,提高抗凝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依从性的多学科合作形式。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0:36:0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