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冠心病死亡率攀升(华中阜外医院研究)
对于农村居民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高于城市居民,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医疗水平低下、医疗设施匮乏,而相关危险因素患病率高。比如农村地区的超重和肥胖率迅速上升,吸烟率更高,高血压患病率也高于城市人群。
来源:
有73.34%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女性高死亡率趋势是由于社会低估了女性的风险,应加强女性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按年龄分组分析中,≥50岁中老年人的死亡率增幅高于其他年龄组。年龄-性别交叉分析发现,≥ 75岁的女性的死亡率增加最明显,增幅达2.43%。
研究者从中国死亡监测系统集中提取性别、年龄、城乡和死亡状况等数据,中国死亡监测系统监测点605个,覆盖3亿多人。
男性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年升高幅度分别为4.91%和1.09%,低于女性(分别为5.57%和1.84%)。
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心血管病负担仍将持续增加。
所有与会者均建议应加强身体活动,并鼓励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作者建议,政府应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减少城乡不平等,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水平。卫生政策制定者应通过了解农村地区的具体需求,并根据农村环境制定和实施预防策略。
城市的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年升高幅度分别为 4.80%和1.76%,农村年升高幅度分别为 5.31%和0.99%。
[1]Fu X, et al. Mortality trend analysi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China between 2010 and 2019: a joinpoint analysis. BMC Public Health. 2023, 23(1):644.
华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学者研究显示,2010~2019年,我国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75岁的老年女性人群。
数据显示,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年升高幅度为 5.14%和1.60%。
研究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有86.67%的受访者认为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与吸烟等危险因素有关。
所有人均表示,城乡死亡率的差异主要是城乡医疗水平差异所致,并同意有必要扩大初级卫生保健的范围,并通过健康教育和疾病筛查提高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认识,以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有冠心病,尿酸过低也有风险!广东省医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近期,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冠心病患者中,尿酸过高和偏低都会显著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全部、男性和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6.35、6.52、5.83mg/dl(1mg/dl=0.0168μmol/L)时,全因死亡风险最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称:美国青年心脏病发作逐年增加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的研究新数据显示,美国青年人(≤40岁)心脏病发病率稳步上升。研究发现,2000~2016年,青年人心脏病发作的比例一直在上升,在过去10年中每年上升2%。研究者指出,过去很少看到40岁以下的人心脏病发作,而现在,一些人早在20多岁,30出头就发生心脏病。作者称,我们似乎走错了方向。安徽医大安庆医院研究:急性心梗时机体分泌这种物质或有保护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周新润等在本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机体胸腺素β4(Tβ4)的表达上调,体内Tβ4高表达有助于改善预后。研究者认为,这一研究结果“为外源性使用Tβ4治疗AMI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人员指出,冠心病现有的药物及介入治疗等方法虽然通过尽早解除冠状动脉血流受限及改善心肌供血而极大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但上述治疗方法均不能完全修复缺血心肌组织。中国心衰“新四联”药物应用共识:尽早、安全、小剂量联合、分步和个体化!
心衰治疗已跨入“新四联”治疗时代。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β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为基础的“新四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衰患者预后。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6:36:0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