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或偏头痛(或因原位血栓,Stroke杂志阜外医院闫朝武等研究)
与偏头痛组相比,卒中患者中抗栓治疗比例较高(76.7% vs. 12.2%)。
阜外医院结构心脏病中心闫朝武等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发现,有卒中和偏头痛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卵圆孔处原位血栓较常见,而无症状患者中没有1例有原位血栓。
作者认为,对于卵圆孔未闭患者,原位血栓与卒中风险显著相关,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卒中预测因素。原位血栓形成是多因素的,异常的心内膜可能是一个促成因素。
研究者认为,原位血栓形成可能与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或偏头痛有关,可能需要治疗。
研究分析显示,原位血栓使卒卒中险显著增加3.6倍。
此外,偏头痛组有2例患者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中出现手术相关偏头痛复发和原位血栓。
来源:Yan C, et al. Frequency and Size of In Situ Thrombus Within Patent Foramen Ovale. Stroke. 2023 Mar 9.
卵圆孔未闭(PFO)是常见的心脏结构异常,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偏头痛有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卵圆孔处异常的心内膜(心内膜表面不光滑,表面不连续)在原位血栓患者中很常见,而且异常的心内膜处附着血栓。

卒中组、偏头痛组中分别有36例(83.7%)、28例(57.1%)患者检测到原位血栓,无症状组患者均没有原位血栓。
在有原位血栓的患者中,71.9%卵圆孔存在心内膜异常但。在无原位血栓的患者中没有心内膜异常。
研究纳入117例无已知危险因素卵圆孔未闭患者,分为卒中组(n=43,包括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偏头痛组(n=49)和无症状组(n=25)。
研究者指出,原位血栓可能是卵圆孔未闭患者发生中风/偏头痛的原因。原位血栓有可能会转移到左心房,尤其是在有分流时。血栓脱落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
中风组和偏头痛组的原位血栓大小没有显著差异。卒中组、偏头痛组患者的平均血栓数量分别为7个和2个、最大血栓直径分别为0.35 mm和0.21 mm、血栓体积分别为0.02 mm3和 0.01 mm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订阅点击:
孤独,是种病!危害堪比吸烟 | 美国研究报告
杨进刚阜外2023-10-03 11:45:55
0000国家卫健委“健康口腔行动”发布,减糖、戒烟护牙,成人每天应刷牙2次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该方案建议,要保持强口腔健康,要减糖和戒烟。首先是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将口腔健康教育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提高口腔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其次,开展“减糖”专项行动。包括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要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16:37
0000CRT治疗心衰,超1/4为超反应!阜外医院华伟等352例CRT植入研究
临床上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衰患者,对CRT治疗反应不尽相同,那么有多少表现为CRT超反应?表现为CRT超反应的患者有哪些特点?阜外医院华伟、蔡迟等研究回答了这些问题。这项研究对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间接受CRT的352例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平均58.8岁,男性占67.3%。阜外医院为孕妇装起搏器:仅透视14秒
近日,阜外医院丁立刚和华伟等报告了一例为32岁孕妇安装起搏器的病例。患者3年前出现心悸、头晕,伴黑矇,1~2s后自行缓解。2年前弯腰时晕厥一次,持续2s左右,未诊治。5个月前怀孕体检,动态心电图(Holter)示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6.25s,交界性逸搏,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月前症状开始加重,发作较前频繁,心悸、头晕症状较前明显。此次为行起搏器植入术入院。杨进刚阜外2023-08-17 09:17:12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