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过,一次,保护作用堪比两针疫苗,柳叶刀Meta分析)


新冠病毒感染史对于不同毒株再感染的保护作用随时间推移的变化
新冠感染史对于奥密克戎BA.1毒株再感染的保护作用则快速下降,至感染后40周时,有效率仅36.1%。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感染史对于原始毒株和α、δ毒株再感染的保护作用有所下降,但在感染后40周时有效率仍维持在78.6%。
但对于预防奥密克戎BA.1毒株再感染,新冠感染史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
对于预防新冠重症(包括奥密克戎BA.1毒株在内的所有毒株),新冠感染史的平均有效率超过78%。

作者指出,尽管新冠感染史的保护作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但对于预防再感染、症状性感染、重症的有效率,似乎至少与接种两剂mRNA疫苗(Moderna疫苗和辉瑞BioNTech疫苗)所提供的保护作用一样持久。
该研究显示,在预防原始毒株和α、β、δ毒株再感染、症状性感染、重症三种结局上,新冠感染史的平均有效率高于85%。
自2022年底疫情管控全面放开以来,我国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为BA.5.2和BF.7。
在预防重症方面,无论是何种毒株感染,新冠感染史的保护作用都很强。即使在感染后40周时,其对于预防奥密克戎BA.1毒株所致重症的有效率也高达88.9%。
疫情全面放开后,多数人都被感染,但新冠病毒似乎突然间消失不见了。其中一种说法是,病毒感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短期内再感染的风险较低。这是让病毒“消失”最重要的原因。
新冠病毒感染史对于不同毒株再感染、症状性感染、重症的保护作用
Past SARS-CoV-2 infection protection against re-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February 16, 2023
尽管相关数据较少,但目前的证据表明,新冠感染史对于新冠重症(包括所有毒株)的保护作用似乎可持续1年以上。
新冠病毒感染史对于不同毒株感染所致重症的保护作用随时间推移的变化
至感染后40周时,新冠感染史对于预防原始毒株和α、δ毒株感染所致重症的有效率高达90.2%,对于预防奥密克戎BA.1毒株感染所致重症的有效率也达88.9%。
而且,对于有新冠感染史的人,该研究提供了接种疫苗(包括加强针)的时间考虑。

研究者搜集了截至2022年9月31日的相关回顾性和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阴性病例对照研究,最终的分析纳入来自19个国家的65项研究。
研究显示,新冠感染史对于奥密克戎之前的毒株再感染有强保护作用,甚至在感染40周后仍有保持较高的保护水平,但对于奥密克戎BA.1毒株再感染的预防作用则明显降低。
对于预防奥密克戎毒株再感染、症状性感染,新冠感染史的有效率则低于55%。这说明,奥密克戎毒株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作者指出,仅有少数研究评估了新冠感染史对BA.2、BA.4和BA.5等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再感染的保护作用。总体上,若既往感染的是奥密克戎之前的毒株,其对奥密克戎再感染的保护作用显著降低;当既往感染的是奥密克戎毒株时,其对奥密克戎再感染的保护作用则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对BA.4和BA.5的保护作用稍弱。
2月16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显示,既往新冠病毒感染(新冠感染史),可预防不同毒株的再感染、症状性感染和重症(包括住院和死亡)。
Meta分析显示,在预防原始毒株和α、β、δ毒株再感染方面,新冠感染史的保护作用很强,平均有效率超过8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
但是,新冠感染史对于各种毒株感染所致重症的保护作用并没有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减弱。
汇总分析显示,新冠感染史对于预防奥密克戎BA.1毒株再感染的平均总有效率为45.3%,对于预防有症状的奥密克戎BA.1毒株感染,平均有效率为44%。
因此,有新冠感染史的患者,等同于接种了高质量的疫苗。
磁共振或许重新定义心衰!正常心肌<80%死亡风险高
心衰,从伴有心衰风险到发展为终末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就此将心衰分为A~D四个阶段。在美国,10年内有多达800万心衰患者,其医疗费用突出在有症状的C阶段和D阶段,但是无症状结构异常的患者可能是有症状患者数量的两倍。对于那些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是从A阶段过渡到B阶段的标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小血管病变优于普通球囊!JACC子刊发表韩雅玲等研究
冠脉小血管病变置入支架后,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以及远期不良事件的风险较高,且支架到位及植入的难度较大,药物涂层球囊为小血管病变的治疗提供优选方案,代表了“介入无植入”创新理念。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4:42:34
0000老人生活方式不健康,更易患糖尿病!?中国近10万人研究
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估计为4.6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达1.164亿,约占中国成年人口的12.8%。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剧了与糖尿病的负担。近日,柳叶刀老龄健康子刊发表了来自瑞金医院王卫庆团队的研究,代谢危险因素包括肥胖/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前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我国人群糖尿病发病的最大危险因素。星状神经节激光或可治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日本研究
星状神经节是支配头、颈、上肢、心脏等主要交感神经节。一项日本研究表明,星状神经节激光治疗或是控制电风暴的安全有效辅助治疗,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证实。研究者先在20位健康志愿者中评估这种治疗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和安全性(每周两次治疗,持续4周);之后在11例对药物、镇静及导管消融治疗无效的电风暴患者中评估了星状神经节激光治疗的疗效。杨进刚阜外2023-09-18 09:26:04
0001欧洲新指南让他汀使用“倒退”!JAMA子刊研究
2021ESC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关于他汀类药物治疗一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推荐了新的年龄特异性风险阈值,即年龄40~49岁,10年ASCVD风险为≥7.5%,年龄在50~69岁,则为≥10%。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新风险阈值大大降低了欧洲低风险国家人群他汀的应用率,在40~69岁人群中需他汀类药物一级预防的比例仅4%,女性人群中比例不足1%。杨进刚阜外2023-09-28 10:16:4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