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哮喘患者易犯房颤!Circulation子刊称:炎症是二者共同危险因素
2月4日,Circulation心律失常与电生理学子刊发表的MESA研究最新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性哮喘患者容易出现房颤,其发生房颤的风险是无哮喘人群的1.5倍。 研究者发现,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D二聚体等炎症标志物可预测房颤风险,但是校正这些炎症标志物后,持续性哮喘与房颤之间的关系不受影响。 研究者指出,炎症是哮喘和房颤的共同危险因素,在该研究中,持续性哮喘患者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的确最高,但炎症标志物似乎不影响哮喘与房颤之间的关系,说明两者之间有另外的关联途径。 该研究提示,临床医生应该告知哮喘患者坚持有利于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健康饮食。这些措施同时也有利于控制哮喘。 MESA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这项最新分析利用其中6615例基线无心血管病的受试者数据。 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中位随访12.9年期间,无哮喘者、间歇性哮喘患者、持续性哮喘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0.11/十人年、0.11/十人年、0.19/十人年。 持续性房颤是指:每天需要用药控制的哮喘;间歇性哮喘是指:不需要每天用药控制的哮喘。 来源:Persistent Asthm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 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 Originally published 4 Feb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1
相关推荐
蔡军等STEP研究和武阳丰等代盐研究又上榜!2021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关键进展回顾
7月4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发表的一篇文章回顾了2021年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关键研究进展。减重手术可延寿一项包含16项队列研究和1项临床研究、共纳入17.5万成年人的Meta分析显示,30年随访期间,减重手术可大幅降低死亡风险(HR=0.51);与不进行减重手术相比,减重手术可将肥胖者的寿命平均延长6.1年,其中伴和不伴2型糖尿病者平均寿命分别延长9.3年和5.1年。杨进刚阜外2023-09-27 17:36:46
0000辛苦几十年,一次严重低血糖全玩完!2020新共识放宽老年血糖控制目标
近期,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公布,共识建议将一般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调整为<7.0%,放弃了糖化血红蛋白≤6.5%的控制目标。共识指出,老年患者接受强化降糖治疗使低血糖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低血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危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辛苦控制糖尿病几十年,一次严重低血糖就全玩完。咖啡不是防病“良药”,但是个好东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
杨进刚阜外2023-09-07 16:50:36
0000ARIC研究:隐匿性心梗患者应警惕心衰
据社区人群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队列研究最新结果,心电图意外发现隐匿性心肌梗死不可掉以轻心,因其发生心衰风险高[1]。隐匿性心肌梗死定义为有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证据,无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以前在ARIC研究曾发现隐匿性心肌梗死与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有关[2],目前的研究又发现其也与心衰有关,这提示隐匿性心肌梗死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一样严重。杨进刚阜外2023-08-13 16:41:1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