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抽吸(冠脉内溶栓,可改善心梗患者冠脉微循环,湖南学者研究)
研究显示,接受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溶栓的患者,较接受单纯抽吸者,基于定量血流分数的微循环阻力指数(AMR)、校正 TIMI 帧计数(CTFC)均较低。
这提示联合治疗方式有助于减少高血栓负荷罪犯血管的微循环阻力,可以更好的改善心肌梗死所致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这项研究共纳入135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对罪犯血管高血栓负荷的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为冠状动脉内单纯血栓抽吸组(n=938)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溶栓组(n=413);又将联合治疗组分为先溶栓再抽吸亚组(n=102)和先抽吸再溶栓亚组(n=311)。之后,研究者使用 1:2倾向性匹配法进行了分析。
而且,接受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溶栓的患者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较大,这提示,这种联合治疗达到了更好的心肌灌注水平。

研究者也比较了抽吸与溶栓不同顺序的效果,结果发现,先抽吸再溶栓的患者AMR、CTFC均低于先溶栓再抽吸者,术后TIMI血流3级患者占比也更高。
而且,PCI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 级、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BG)3级、术后TIMI血流3级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接受单纯抽吸的患者。
先抽吸后溶栓更优的原因可能是,血栓抽吸去除了罪犯血管中的大体血栓,局部冠脉内注射溶栓药物可以较小药物剂量在血栓形成部位达到更高的药物浓度,通过削弱纤维蛋白结构将残余血栓及术中脱落可能造成远段栓塞的微小血栓溶解,使微血栓清除更彻底,减少慢血流和无复流发生,改善了微循环灌注效果。
研究者指出,溶栓药物可以逐步发挥溶栓的作用,进而使缺血心肌形成“逐步再灌注”,理论上可有效避免再灌注时缺血心肌细胞内环境的急剧变化,减少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以减少心肌坏死面积。
对于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高血栓负荷急性心梗患者,湖南省心力衰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潘宏伟、刘金武等研究发现,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溶栓,可更好改善患者冠脉微循环障碍。
美研究发现,常用漱口水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近期发表的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提示,经常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并不是一种好习惯,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在该研究中,健康志愿者每天应用两次洗必泰漱口水,一周后收缩压就明显升高了。而停用漱口水3天后,血压就会逐渐恢复。研究者指出,口腔中有些细菌有助于将食物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利于维持正常血压。而漱口水中洗必泰这种光谱杀菌剂可杀死这些有益细菌,从而导致血压明显升高。英国癌症分析报告:坚持13个健康生活方式可避免40%癌症
近期,英国癌症杂志刊登了英国癌症研究所发布的全英癌症风险归因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全英国,通过坚持13项健康生活方式,每年可避免近14万例癌症,这约相当于英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的40%。戒烟在英国,吸烟在2015年造成5.4万例癌症。吸烟是可干预的首位致癌因素。幸运的是,近几十年来,英国的吸烟率大幅度下降,而且过去五年吸烟引起的癌症已减少。保持健康体重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6:21:58
0000全球心血管病死亡超一半在亚洲!赵冬教授JACC亚洲子刊文章
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在JACC亚洲子刊发文指出,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在亚洲迅速增加,全球心血管病死亡超一半在亚洲。赵冬指出,这提示亟需了解亚洲各国及地区心血管病负担和流行病学特点,以期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并行动起来遏制其流行。相关数据显示,1990~2019年,亚洲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从560万上升到1080万。而其中39%心血管病死亡为过早死亡,即70岁以下死亡,明显高于美国(23%)。代谢健康的肥胖者更危险吗?中国医大一附院孙英贤等研究
肥胖者更容易出现代谢紊乱,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并非所有肥胖患者都患有代谢紊乱,表现为代谢健康,即代谢健康肥胖(MHO)。代谢健康肥胖(MHO)是指没有或只有轻微代谢并发症的肥胖个体。一直以来,MHO的概念及其是否具有较低的心血管风险仍然存在争议,主要是由于缺乏对MHO的明确统一定义。阜外医院研究称,中老年人多吃水果蔬菜有降低血脂功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潇,李莹等研究显示,平时吃水果及蔬菜较多的居民,3~4年间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降低趋势。作者称,水果及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有研究证明,黄酮类可以降低血清TC、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还有研究称,膳食纤维能降低血清TC、LDL-C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