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合并较多心血管病(优先节律控制,Circulation研究)
来源:Early Rhythm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igh Comorbidity Burden. Circulation. 2022 Aug 15.
房颤节律控制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房颤消融,主要推荐用于改善症状性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安全性的担忧是房颤患者尤其是心血管合并症的房颤患者不接受节律控制治疗的主要原因。
因此,研究者建议,心血管合并症较多的新诊断房颤患者,应优先接受节律控制。
两组之间的总死亡率和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没有差异。
另外,心血管合并症较多患者中,早期节律控制的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死亡、脑卒中或节律控制的严重不良事件)与常规管理相比没有差异,但心血管合并症较少患者中,早期节律控制使安全性终点事件风险增加39%,这归因于心动过缓或药物毒性。
研究发现,对于心血管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早期节律控制使心血管死亡、脑卒中或因心力衰竭恶化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的主要研究终点事件风险降低了36%,但在心血管合并症较少的患者中没有改善。

研究还发现,两类患者中心律控制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5年内约5%,每年为1%)。
Circulation上发表的EAST-AFNET4研究的最新分析表明,对于心血管合并症较多的新诊断房颤患者,早期节律控制能改善预后,且严重不良事件风险与合并症较少的患者相似。
该研究纳入2789例1年内诊断房颤的患者,根据CHA2DS2-VASc评分来判断合并症情况。1093例患者的心血管合并症较多(CHA2DS2-VASc评分≥4分),1696例心血管合并症较少(CHA2DS2-VASc评分<4分),随机接受早期节律控制和常规管理策略。
节律控制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消融或心脏复律。常规管理策略是首选室率控制,在最佳室率控制后仍有症状的患者给予节律控制。组间抗凝等治疗方面无差异。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新研究支持中国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他汀可使死亡和心血管病风险减半
香港大学学者近期报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一级预防,支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得越低,获益越大的观点。如果使LDL-C降至2.6mmol/L以下,心血管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均降低50%以上。研究者回顾性观察了10104例糖尿病患者,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匹配。研究发现,与未应用他汀者相比,他汀应用者的LDL-C水平降低了1.21mmol/L。仅仅舒张压超过80,国人心血管风险即明显增加!开滦研究新分析
近日,开滦总医院吴寿岭等进行的开滦研究新分析发现,根据美国高血压指南定义的单纯舒张性高血压,国人仅仅舒张压超过了80mmHg,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已经明显增加。与正常血压相比,对于仅舒张压超过90mmHg的患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30%,脑出血风险增加79%,总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15%。与正常血压相比,仅舒张压超过80mmHg的患者,脑出血事件风险47%,总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13%。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脑卒中风险是流感的8倍!JAMA子刊研究
流感和新冠病毒均会增加脑卒中风险,但近期发表在JAMA子刊的一项美国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引发的脑卒中风险是流感病毒的8倍。研究者收集了3月4日至5月2日纽约两家医院新冠肺炎患者脑卒中相关数据,并将其与2016~2018年流感患者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1900余例新冠肺炎患者中,有1.6%发生脑卒中,而在近1500例流感患者中,有0.2%发生脑卒中。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称:制服高血压,有赖于数据、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科学融合
近十年来,高血压如洪水般袭向全球:全球有11.3亿的人有高血压,75%的患者为中低收入国家居民。而让人担忧的是,虽然全球范围内超出19%的死亡与升高的收缩压(>115mmHg)有关,但高血压的控制率还不到20%。怎么才能强有力地遏制高血压的泛滥?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7:06:59
0000南京总医院刘新峰等在Stroke杂志发表ACTUAL研究成果: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栓抽吸后脑出血发生率达16%
4月3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刘新峰、徐格林教授等领衔开展的ACTUAL研究(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注册研究)组在Stroke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我国接受血栓抽吸72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达16%,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此前公布的相关研究。